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5月12日 星期一
蚊子叮咬不是小事!登革热防控指南请收好

作者:甘源

(贺州市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发布时间:2025-02-14 11:37:33802次浏览[发表证书]

蚊子,这种微小的飞行昆虫,常常在不经意间给人类带来困扰。而由其传播的登革热,更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因此,做好登革热的防控工作,不仅是个人健康的需要,也是社会公共卫生的重要一环。以下是一篇关于登革热防控的科普指南,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登革热,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

认识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伊蚊是一种喜欢在积水处产卵繁殖的蚊子,其叮咬人类后可传播病毒。登革热的潜伏期通常为2-15天,多数患者在感染病毒后5-8天发病。主要症状包括高热、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痛、皮疹等,严重时可导致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登革热的防控措施

1.清除积水,减少蚊虫滋生地。清除积水是防控登革热的关键,因为伊蚊爱在积水处产卵。要定期清理家中花盆托盘、水缸、废弃轮胎等积水容器,减少伊蚊滋生。无法清除的积水,如建筑工地,应妥善管理或投放灭蚊幼剂,有效切断登革热病毒的传播途径,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2.安装纱门纱窗,构建物理屏障。安装纱门纱窗是防蚊的有效手段,能在物理上阻挡伊蚊入侵室内,尤其在伊蚊活跃的早晚时段作用显著。建议蚊虫多或低楼层家庭安装,并定期检查维修,确保纱网无破损,有效降低因蚊虫叮咬而感染登革热等疾病的风险。

3.使用驱蚊产品,形成防护屏障。使用驱蚊产品是预防登革热的关键,蚊香、电蚊液、驱蚊手环等可有效驱赶伊蚊。选择时考虑家庭成员安全,尤其是有儿童的家庭。使用时应遵循说明,避免过量或长时间密闭,确保安全有效,减少蚊虫叮咬,降低感染风险。

4.穿长袖长裤,减少皮肤暴露。穿长袖长裤是防蚊叮咬的有效方法,尤其在蚊虫多的户外如树林、草丛。轻薄的长袖长裤能物理隔绝伊蚊,浅色衣物则不易吸引蚊子。前往此类环境时,尽量选择此类着装,以减少皮肤暴露,降低被伊蚊叮咬及感染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风险。

5.定期清理环境杂物,减少蚊虫藏身之处。杂物堆积容易藏污纳垢且可能留存积水,是伊蚊喜爱的藏身之处。及时清理庭院、楼道等地方的杂物,能让伊蚊失去隐匿环境,减少其滋生和活动。

6.种植驱蚊植物,自然又环保。种植薄荷、薰衣草等驱蚊植物,自然散发香气驱赶蚊虫,既环保又美化环境。虽效果受种类、数量及环境因素影响,不能完全替代其他防蚊措施,但作为辅助手段,能有效减少蚊虫叮咬,提升生活品质,是预防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绿色选择。  

7.利用物理方式捕杀蚊虫。电蚊拍、灭蚊灯等物理捕杀工具也是预防登革热的有效手段。这些工具利用电流或光线吸引并击杀蚊虫,安全无害且操作简便。在使用物理捕杀工具时,应注意定期清理和维护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捕杀效果。

被蚊虫叮咬后的处理

尽管采取了多种预防措施,但仍有可能被蚊虫叮咬。一旦被叮咬,应立即用肥皂水或清水清洗叮咬部位,以降低细菌感染的风险;其次,使用冰块或冷毛巾冷敷叮咬处,有助于缓解肿胀和瘙痒;同时,涂抹适量的抗过敏药膏或含有薄荷、芦荟等成分的蚊虫叮咬药膏,可以迅速止痒消肿;此外,务必避免抓挠叮咬部位,以免加重皮肤破损,引发感染;最后,若出现呼吸困难、全身皮疹等严重过敏反应,应立即就医,切勿延误治疗。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控意识

预防登革热不仅是个人的责任,也是社会的共同任务。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登革热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通过媒体、网络、宣传栏等多种渠道,普及登革热防控知识,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共同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

结论

登革热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但通过采取清除积水、安装纱门纱窗、使用驱蚊产品、穿长袖长裤、定期清理环境杂物等有效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登革热的传播。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也是预防登革热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