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5月08日 星期四
心肺复苏: 生命的急救“重启键”

作者:廖静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发布时间:2025-02-14 16:20:23726次浏览[发表证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其中最危急的莫过于心脏骤停。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失去有效泵血功能,导致血液循环停止,进而引起全身器官缺血缺氧。如果不能及时恢复心跳和呼吸,患者将在短时间内死亡。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心脏骤停患者的一种急救措施,通过人工手段恢复患者的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为后续的医疗救治争取宝贵时间。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

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

心肺复苏主要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三个核心步骤。以下是详细的操作方法:

1.判断意识和呼吸

在进行心肺复苏之前,首先要判断患者是否发生心脏骤停。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快速判断:

1)轻拍重唤:轻拍患者的双肩,大声呼唤患者,观察是否有反应。

2)观察呼吸:观察患者是否有正常呼吸。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或仅有濒死叹息样呼吸(即偶尔的、不规则的呼吸),则可以判断为心脏骤停。

2.呼救并获取AED

如果患者无反应且无呼吸,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120),并尽快获取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如果现场有其他人,可以安排一人拨打急救电话,另一人开始心肺复苏。

3.胸外按压

胸外按压是心肺复苏的核心步骤,目的是通过人工手段挤压心脏,帮助血液流向全身。

1)按压位置:将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胸部正中,双乳头连线的中点(即胸骨中下1/3交界处),另一只手放在第一只手的上方,双手交叉,手指抬起,避免按压时损伤肋骨。

2)按压姿势:双臂伸直,借助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按压深度至少为5厘米(成人),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

3)按压与放松:按压时要用力、快速,放松时双手不要离开胸壁,让胸部充分回弹。尽量减少按压中断时间,中断时间不超过10秒。

4.开放气道

开放气道是进行人工呼吸的前提。常用的方法是“仰头抬颏法”:

1)操作方法:将一只手放在患者的前额,向后轻压使其头部后仰;另一只手放在患者的下颌骨处,向上抬起下颌,使患者的下颌、耳垂与地面垂直。

2)注意事项:如果怀疑患者颈部受伤,应使用“托颌法”,即双手放在患者两侧下颌角,将下颌向前托起,避免颈部过度后仰。

5.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是通过人工手段帮助患者恢复呼吸功能,维持肺部通气。

1)操作方法:在开放气道的基础上,用一只手捏住患者的鼻子,用嘴完全包住患者的嘴,进行口对口吹气。每次吹气时间为1秒,观察患者的胸廓是否明显隆起,以判断吹气是否有效。

2)频率和次数:每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如此循环进行,直到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或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6.使用AED

如果现场有AED,应尽快使用。AED是一种便携式设备,能够自动分析患者的心律,并在需要时给予电击除颤。

1)操作方法:打开AED电源,按照语音提示操作。将电极片贴在患者胸部(一个电极片贴在右锁骨下方,另一个贴在左乳头外侧),连接导线,AED会自动分析心律。

2)注意事项:在AED提示“不要接触患者”时,确保无人接触患者,然后按下电击按钮。电击后立即继续进行心肺复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

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

1.保持冷静:在进行心肺复苏时,保持冷静,按照正确的步骤操作。

2.避免中断:尽量减少按压中断时间,中断时间不超过10秒。

3.避免过度通气:人工呼吸时,避免过度通气,每次吹气时间为1秒,避免吹气过快或过猛。

4.持续按压:即使患者没有立即恢复,也要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5.注意安全:在进行心肺复苏时,注意自身和患者的安全,避免在危险环境中操作。

总结

心肺复苏是一项拯救生命的重要急救技能,它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帮助心脏骤停患者恢复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为后续的医疗救治争取宝贵时间。希望本文能帮助您了解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和掌握正确的急救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