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5月07日 星期三
掌握AED使用方法,为生命保驾护航

作者:刘晓微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发布时间:2025-02-14 09:24:54620次浏览[发表证书]

在生活中,心脏骤停的悲剧时有发生。当这种紧急情况出现时,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就成为了挽救生命的“关键武器”。学会科学配备和合理使用AED,能在关键时刻为患者争取宝贵的生存机会。

AED是一种便携式医疗设备,它可以自动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通过电击除颤,让心脏恢复正常跳动。因其操作简便、轻巧易携、安全性高,被广泛应用于公共场所,也逐渐走进家庭。AED能自动识别患者的心律,判断是否需要电击除颤。如果患者的心律是可除颤心律,如室颤、室扑等,AED会在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电流,终止心脏的异常电活动,使心脏恢复正常的节律。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AED似乎是专业医护人员才会使用的设备。但实际上,它是专门为非专业人员设计的。AED分为全自动和半自动两种类型。全自动AED操作非常简单,打开电源,正确粘贴电极贴片后,设备会自动分析患者心律并完成放电,施救者只需按照语音提示操作,确保在放电时无人接触患者即可。半自动AED在分析心律后,会发出语音指令,提示施救者按下“电击”按钮,同样在按按钮前要保证无人接触患者。这两种类型的AED都有清晰的语音和图示指导,哪怕没有医学专业知识,经过简单学习也能正确使用。

那么,在哪些地方应该配备AED呢?目前,机场、车站、医院、商场等人员密集、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大多已经配备了AED。这些地方人员流动频繁,心脏骤停事件发生的概率相对较高,配备AED能在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急救。随着人们对急救意识的提升,AED也逐渐进入家庭。有心脏病史、做过心脏手术、有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家庭,经常进行剧烈运动、极限运动的运动爱好者家庭,工作压力大、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家庭,以及有70岁以上老人的家庭,都可以考虑配备一台AED。虽然AED价格相对较高,但在关键时刻,它可能就是挽救家人生命的“救命稻草”。

当面对心脏骤停的患者,需要使用AED时,要按照以下步骤操作:首先,快速判断现场环境是否安全,确保不会对患者和施救者造成二次伤害。接着,大声呼喊并拍打患者肩膀,判断其是否有意识。如果患者没有反应,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向周围人求助,让他们帮忙寻找最近的AED。然后,检查患者的呼吸和脉搏,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或仅有濒死喘息,且脉搏消失,就要立即开始进行心肺复苏,直到AED到达。

AED到达后,打开设备,按照语音提示操作。先将患者胸部充分暴露,去除金属饰物,擦干胸部的汗水或水渍。如果患者胸毛较多,可能需要简单清理,以保证电极片与皮肤贴合紧密。根据AED上的图示,将电极片贴在正确位置,常见的是一片贴在右胸上部,另一片贴在左胸部乳头外侧。电极片贴好后,将电极板导线插入AED主机插孔,设备会自动分析患者心律。在分析过程中,要确保所有人远离患者,避免干扰分析结果。如果AED提示需要电击,再次确认无人接触患者后,按下放电按钮。电击后,不要立刻松开电极片,应马上继续进行心肺复苏,2分钟后,AED会自动再次分析心律,判断是否需要再次电击,按照提示操作即可。

使用AED时,还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注意。如果患者在水中,要先将其转移到干燥的地方,擦干胸部后再使用AED,避免电击能量被水分分散。对于有心脏起搏器或植入型复律除颤器的患者,可以使用AED,但要注意将电极片远离这些植入设备至少2.5厘米,减少对其造成损害的风险。

心脏骤停发生后的“黄金4分钟”至关重要,每一秒都关乎生死。如果施救者能将AED和心肺复苏相互配合,能大大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AED的使用方法,了解急救知识,当意外发生时,才能冷静、正确地应对,成为挽救生命的“第一响应人”。希望大家都能重视AED的作用,让这个“救命神器”在关键时刻发挥最大功效,守护更多生命的健康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