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5月07日 星期三
一文掌握糖尿病的诊疗方案

作者:李朝军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名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布时间:2025-02-14 09:26:27637次浏览[发表证书]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如不及时控制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病、神经病变等。因此,了解糖尿病的诊断与日常控制方法对糖尿病患者及家属至关重要。

1.糖尿病的定义

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或胰岛素受体受损而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的慢性疾病。其基本原理是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机体无法正常利用血糖,而细胞处于饥饿状态,促使机体摄取脂肪和蛋白质,同时减少糖类的利用,以提供能量。

2.糖尿病的诊断方法 

糖尿病的诊断主要依据血糖值和临床症状。具体诊断方法如下: 

1)血糖检测:血糖值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空腹血糖正常值小于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小于7.8mmol/L。若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11.1mmol/L,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2)尿糖检测:尿糖阳性是糖尿病的常见表现,但尿糖阴性不能排除糖尿病的可能。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对于血糖升高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者,可进行OGTT进一步明确诊断。

4)胰岛功能测定:主要用于了解胰岛功能受损情况,协助判断糖尿病类型。

5)其他检查:如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胰岛素测定、C肽测定等,也可用于糖尿病的诊断和病情监测。

3.糖尿病的治疗方案

糖尿病中少部分与遗传因素有关,大部分情况下都与日常饮食、不良生活习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有关。所以在糖尿病预防方面,需要从最基础的饮食、生活习惯、生活方式方面入手。以下为具体的控制方法: 

1)饮食控制:合理的饮食是控制糖尿病的基础。患者应根据自身病情和营养需求,制定个体化的饮食计划。总体上,饮食应低糖、低脂、高纤维,适量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具体来说,糖尿病患者应少食多餐,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和鱼肉等低脂、高纤维食物。

2)运动控制:适量运动有利于血糖的控制。适度的运动可以使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增强,机体血糖水平明显降低,改变异常糖代谢状况。如医疗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以运动后不感到疲劳为宜。最好采取有氧运动,要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运动最好选择在饭后1~2 h,运动时要注意预防诱发低血糖,运动宜在餐后血糖升高时进行,这样有利于降低血糖。

3)药物治疗:药物是控制糖尿病的重要手段。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种类和剂量。常用药物包括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应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可随意更改药物种类和剂量,以免引起血糖波动和其他不良反应。

4)血糖监测:血糖监测是了解血糖状况、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手段。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随机血糖。根据血糖监测结果,患者应及时调整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方案,使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5)心理调适:心理调适对糖尿病的控制至关重要。糖尿病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树立信心,学会自我调节和管理情绪。

6)健康生活:除了上述的日常控制方法,糖尿病患者还应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充足的睡眠、减少压力、戒烟限酒等都可以帮助控制血糖,同时也能预防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7)定期检查: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血压、血脂、肾功能等。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保障身体健康。

总之,糖尿病的诊断与日常控制需要患者及家属的长期努力和科学管理。通过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正确的药物治疗、良好的心理调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糖尿病患者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患者及家属应保持与医生的良好沟通,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