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的方法
中西医结合内科疗法,又称中西医整合疗法,它是将西医的精准查体及针对性检查、治疗等方法,与中医的辨证施治综合治疗相整合,实现对症处理与机体功能的综合调节。通常使用中西医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案进行诊治。西医根据临床化验检查、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找出病证、病位、病变机理,并在诊疗上给予抗生素、免疫抑制药、调节代谢药等规范性治疗措施;中医根据人体的体质、脏腑功能状态、经络的运行及气血的盛衰,在中药组方、针灸等理疗手段上给予机体个体化的调和治疗,中西医两种治疗方式在治疗上相互协作,西医为急症施救,对抗机体内病变,中医为机体创设适宜的生存环境,并提高机体的正气、免疫力。
2.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如何提升免疫力
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促进免疫机能以层次综合、多靶点干预为突出优势,治疗主要针对全身组织或器官及多靶点同时进行免疫功能增强治疗。
现代医学根据现代免疫学说,通过影响特定的免疫途径使用药物,如用干扰素强化机体抗病毒免疫效应、免疫抑制剂抑制异常免疫现象、营养性疗法改善机体免疫细胞代谢情况等,针对性、效能性强。
而中医重视“扶正祛邪”,认为正气旺,则百疾不生,辨证论治采用补气养血、调和脏腑、通经活络等法从整体上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黄芪、人参、灵芝等中药已证明具有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提高NK细胞活性、促进T细胞分化等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中西优势互补,可有效控制病情,同时从根本上改善免疫微环境,恢复免疫系统正常识别、清除和调节自身稳定功能,从而减少了复发率和提高机体健康状态。
3.中西医结合内科提升免疫力的治疗方法
(1)通过中药辨证施治调节免疫功能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中医,所谓正气就相当于人体的自身抗病和免疫能力,它等同于当代医学中提到的“免疫功能”。中医辨证论治,因体质和病证之差异,制定不同的调养治疗措施,多以益气、养血、益气健脾、补肾等增强免疫力。
中药黄芪补气固表、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人参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作用,增加T细胞亚群比;灵芝调节Th1/Th2免疫平衡,抑制炎症因子过度表达,对以上几个方面的作用,药性平和,具有从整体调节整个免疫系统功能,改善其紊乱状态的功能,并且可以兼顾免疫抑制剂或免疫刺激剂单一应用的效果,能够从免疫的整体水平获得免疫调节的“趋中平衡”效果,更加适用于慢性疾病的免疫低下者。
(2)联合西医疗法实现免疫靶向控制
西医学有关免疫机制的理论知识体系已相对成熟,且有较多临床经验,其治疗多在病因病理机制层面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即“急则治之”,如感染性疾病使用抗病毒、抗生素等特效药物,可迅速去除病原菌,自身免疫性疾病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来抑制免疫过激,从而控制症状、保护靶器官功能。“急则治之”与中医“缓则治本”相结合,通过西“急”助中药“缓”中的“以西为主、以中为辅”治法不仅提高疗效,而且降低不良反应,如西医抗炎、抗风湿等同时联合中药活血化瘀、补肾益精等,不仅可以提高免疫指标,改善症状,而且还可以延缓病程。
(3)整合康复干预提升免疫系统稳定性
中医讲顺时养生及生命节律,综合饮食、作息、情志及外在干预手段,调整脏腑功能,进而间接调节免疫系统。如提倡“食药同源”的理念,指导患者按体质进补有益气养阴、健脾益肾之功效的药膳,如黄芪炖鸡、党参枸杞汤等,以及应用针刺、艾灸、太极拳、气功等传统中医康复方法刺激经脉,疏经活络,调节自主神经调节系统,增强免疫应激能力。而现代医学则注重健康饮食、合理运动、心理疏导、菌群微生态调节,如补充维生素D、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等方法改善微环境,双向调控免疫系统。中西结合,可外固内护,形成一个动态平衡的免疫微系统,“药疗+非药疗”,对免疫恢复期患者特别适合,巩固疗效、预防复发作用。
4.结语
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模式在增强体质的免疫机制方面体现着全面、综合、持续的优势,在开拓疾病的治疗途径、探索对慢性病、顽固病免疫调节更为合理化、个体化方面有更大的发展,值得进一步加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