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5月07日 星期三
“痛经假”的痛点在哪里?

作者:罗琼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中医医院)发布时间:2025-02-14 09:34:22771次浏览[发表证书]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文关怀逐渐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区出台“痛经假”相关症状,以期通过经期休假保护女性劳动者健康权益,给予女性朋友们企业和社会的人文关怀。与此同时,“痛经假”也引发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与讨论,政策在实施落地中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痛经假”,分析其痛点。

1.什么是“痛经假”?

痛经假简单来说,就是针对女性月经期间所设立的假期。早在1993年发布的《女职工保健工作规定》中就提出“痛经假”的概念,其中明确经相关机构确诊重度痛经或月经过多的女职工,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在月经期间休1~2天假。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福利的提升,越来也多省份出台“痛经假”相关政策,目前已知约20多个省份出台相关政策。

对不同省份的相关政策进行分析,能够发现大多省份要求女职工出具相关医学证明,如陕西省要求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相关症状。在休假时间规定中,大多省份明确对于重度痛经、月经过多的女职工,可休假1~2天,也有省份只是说明安排适当休息,而没有明确休假的时间,如湖南、贵州等地。在休假女职工种方面,大多省份并未做出限制。

2.“痛经假”的痛点在哪里?

1)临床判断痛经程度难。根据多地“痛经假”政策要求,休假者需要为重度痛经者。然而,对于疼痛程度的评价本身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临床常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疼痛程度评估,但针对同一患者,不同医生也可能做出不同的判断,其诊断标准难以统一。而且,因疼痛具有较强主观性,主观表现、行为都可能影响评分分值,临床难以有效判断。另一方面,很多痛经者疼痛为阵发性,疼痛时与缓解时的疼痛评分差异较大。

“痛经假”相关政策大都要求出具医疗机构相关证明,证明患者为重度痛经,但如何判定为重度痛经患者,以及医生在何种条件下给出休假建议,是“痛经假”政策需要研究和关注的重点。痛经一般可分为原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两种,其均可能出现重度症状,主要表现为经期下腹痛,患者常伴有恶心、呕吐、腹泻、面色苍白、冒冷汗等症状。患者因痛经到医院门诊就诊开具证明时,医生不会立即开具病假条,而是先进行一系列检查,排除其他潜在疾病的可能性。在排除宫外孕等引起下腹疼痛的疾病原因,确认没有其他健康问题时,才能够确定患者的症状是由月经引发的痛经导致的。在这些症状严重影响到患者工作时,医生才会考虑给予休假建议。对痛经者而言,这一过程较为繁琐,因此,实际请假的人较少,很多女性朋友们也建议简化请假流程。

2)政策解决落地难。当前已有多地施行“痛经假”政策,但实际落实存在较大的难度。如一些女性朋友们反映:请“痛经假”不仅需要忍受疼痛去医院排队挂号,还需要面对证明难开、领导批准难等问题,甚至可能受到职场歧视,或产生纠纷问题。对女性朋友们而言,月经本身就属于个人隐私,如果要申请“痛经假”往往存在举证困难的问题,且大多要求有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员工的负担。另一方面,“痛经假”政策对于假期的待遇问题存在争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痛经假的落实。部分省份虽然出台“痛经假”的政策,但对于休假期间的待遇并没有做明确的说明,导致员工在申请休假时担心假期薪资、社保缴纳等问题,因此申请休假的职工较少。为保证政策的落实,对于这一问题需要相关部门明确痛经假的待遇条件,不断完善相关制度,从而减少员工在申请休假时的举证困难问题,确保员工在休假期间待遇不受影响。加大对于“痛经假”相关政策知识的普及,鼓励企业采取灵活的工作安排,或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以确保在维护员工权益的同时,保证企业的正常运作,能够为政策的落地提供保障。

随着各地相关政策的出台,“痛经假”引起了社会群众的广泛关注与争议,提高社会对于女性生理健康的关注,有助于营造尊重、关爱女性职工的良好社会氛围。但当前“痛经假”的落实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当前政策的落实仍然任重道远,对此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关注和解决“痛经假”的“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