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5月07日 星期三
冠心病患者居家护理指南

作者:赵翠荣

(商河县郑路镇中心卫生院)发布时间:2025-02-14 10:18:18800次浏览[发表证书]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居家护理至关重要,它不仅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还能显著提高生活质量。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冠心病患者的居家护理要点。

1.饮食管理

控制总热量:保持适宜体重,避免肥胖,因为肥胖会增加心脏负担。一般来说,可根据个人的年龄、性别、体力活动情况等,合理计算每日所需热量。例如,一位50岁、轻体力活动的男性,每天所需热量约为2000千卡。

低脂饮食: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如动物油脂、动物内脏、蛋黄等。炒菜尽量选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橄榄油、亚麻籽油等,每天烹调用油应控制在25-30克。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蔬菜(如芹菜、菠菜、西兰花等)、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等)、全谷物(如燕麦、糙米、全麦面包等),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胆固醇,促进肠道蠕动,减少便秘发生,而便秘时用力排便会增加心脏负担。每天膳食纤维摄入量应不少于25克。

适量蛋白质:可选择瘦肉、鱼类、豆类及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来源。鱼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有益,建议每周至少吃两次鱼。

限盐:高盐饮食会升高血压,加重心脏负担,每日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下。同时,要注意减少加工食品、腌制食品等高盐食物的摄入。

2.运动管理

选择适宜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有氧运动,这些运动强度适中,能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剧烈运动,如快跑、打篮球等。

运动时间与频率:每周运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可选择在饭后1-2小时进行运动,避免空腹或饱餐后立即运动。例如,每天早上或傍晚进行散步,速度以微微出汗为宜。

运动前热身与运动后放松:运动前5-10分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活动手腕脚腕、伸展肢体等;运动后进行5-10分钟的放松活动,如慢走、深呼吸等,避免突然停止运动。

3.病情监测

症状观察: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如胸痛、心悸、呼吸急促、头晕等。若胸痛发作频繁、程度加重、持续时间延长(超过15分钟),含服硝酸甘油后不缓解,应立即就医,这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征兆。

血压、心率监测:定期测量血压和心率,了解心脏功能状态。一般建议每天早上起床后、晚上睡觉前各测量一次。正常血压范围为收缩压90-139mmHg,舒张压60-89mmHg;正常心率范围为60-100次/分钟。若血压、心率出现明显异常波动,应及时告知医生。

4.用药管理

遵医嘱按时服药:冠心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如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他汀类降脂药(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等。严格按照医生嘱咐的剂量和时间服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注意药物不良反应:了解所服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阿司匹林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出血等;他汀类药物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肌肉疼痛等。若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药品保存:妥善保存药品,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要求存放,一般应放在干燥、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注意药品的有效期,过期药品应及时处理。

5.生活习惯

戒烟限酒: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可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饮酒要适量,男性每天饮用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每晚睡眠7-8小时为宜。避免熬夜,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良好的睡眠有助于心脏恢复和身体机能调节。

情绪管理:保持平和心态,避免情绪激动、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可通过听音乐、阅读、与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调节情绪。因为情绪波动过大会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心脏负担。

6.急救准备

配备急救药品:家中应常备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品,并定期检查药品是否在有效期内。

了解急救知识:患者及家属应学习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及时采取正确措施。同时,要清楚家庭附近医院的位置和急救电话,以便在需要时能迅速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