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当糖尿病患者需要接受外科手术时,护理工作就显得尤为关键。从术前到术后,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与健康状况。掌握糖尿病外科护理秘籍,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照护,降低并发症风险,助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1.术前护理
(1)血糖监测与调控:准确监测血糖是术前护理的首要任务。护理人员会通过多种方式,如指尖血糖检测、动态血糖监测等,全面了解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医生会调整降糖方案,可能包括增加药物剂量、调整用药时间或联合使用不同类型的降糖药物。在这个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低血糖反应,如心慌、手抖、出汗等,一旦出现,需立即采取措施,如让患者口服含糖食物。
(2)营养支持: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营养代谢问题,术前合理的营养支持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护理人员会根据患者的体重、病情和饮食习惯,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一般来说,会鼓励患者摄入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瘦肉、鱼类、新鲜蔬果等,同时控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量。对于一些因血糖过高导致体重下降明显的患者,可能还需要通过肠内或肠外营养途径补充营养。
(3)心理疏导:面对手术,患者难免会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而这些情绪可能会影响血糖的控制。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耐心解答患者关于手术和糖尿病的各种疑问。可以向患者介绍成功的手术案例,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还可以指导患者通过深呼吸、听音乐等方式缓解紧张情绪。
2.术中护理
(1)血糖实时监控:在手术过程中,持续的血糖监测至关重要。麻醉状态下,患者的血糖调节功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加上手术创伤的应激反应,血糖容易出现较大波动。麻醉医生和护士会密切关注患者的血糖变化,根据血糖值及时调整胰岛素或葡萄糖的输注速度,确保血糖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一般会将血糖控制在 7.8-10.0mmol/L 之间,以减少手术风险。
(2)严格的无菌操作:糖尿病患者免疫力相对较低,术后发生感染的风险较高。因此,术中严格的无菌操作是预防感染的关键。手术团队成员要严格遵守无菌原则,穿戴无菌手术衣、手套,确保手术器械和手术区域的无菌状态。减少手术时间也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手术团队会在保证手术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手术操作时间。
3.术后护理
(1)血糖管理:术后患者的身体处于应激状态,血糖波动更为明显。护理人员要增加血糖监测的频率,密切观察患者的血糖变化。根据血糖结果,遵医嘱调整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剂量。同时,要注意患者的饮食摄入与血糖变化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进食时间和食物种类。如果患者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症状,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伤口护理:糖尿病患者的伤口愈合能力较差,术后伤口感染和不愈合是常见的并发症。护理人员要定期为患者更换伤口敷料,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疼痛等情况。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污染。对于出现感染迹象的伤口,要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可能需要加强局部换药、使用抗生素等。同时,要鼓励患者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以促进伤口愈合。
(3)并发症的预防与观察: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综合征等。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频率、有无脱水等表现,一旦发现异常,要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还要注意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鼓励患者早期床上活动,如翻身、屈伸下肢等,必要时可使用弹力袜或抗凝药物。
(4)康复指导:在患者病情稳定后,护理人员要为患者提供康复指导。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运动强度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逐渐增加。同时,要教育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规律作息。定期复查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遵医嘱按时服药,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糖尿病外科护理涉及多个环节和细节,从术前的精心准备,到术中的严密监控,再到术后的全面照护,每一步都不可或缺。通过医护人员的专业护理以及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从细节入手,全方位呵护患者健康,才能最大程度提高糖尿病患者外科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让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