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由不同因素导致的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冠心病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的报告,中国的冠心病死亡人数已列世界第二位。冠心病的发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程度和支数有密切关系,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以及过度肥胖、不良生活习惯等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因素。从中医学来讲,冠心病属于胸痹、心痛、真心痛等范畴,其发病是由于正气内虚,痰浊、瘀血、气滞、寒凝而引起心脉闭阻不畅或不通的一种病症。中药副作用少,很容易被冠心病患者所接受。但是,服用中药应掌握中药的煎法、煎药的时间和火候、煎药的器皿,本文带大家看看冠心病中药治疗中的常见注意事项。
冠心病的主要病因
1.饮食不节:饮食不节脾胃损伤,运化失常,痰浊内生,阻竭胸阳,气机不畅,发为胸痹。
2.寒邪内侵:寒气客于五脏六腑,因虚而发,上冲胸间,则为胸痹。
3.年迈体弱:年长体弱,肾气衰微,而致血行不畅,发生气虚血瘀;或肾阴亏乏,不能滋养脏腑之阴,也可导致阴虚血瘀。
4.情志内伤:情志内伤致血行不畅,气滞血瘀,心脉瘀阻而为胸痹。
冠心病中药治疗中常用中草药
1.丹参:入心、心包、肝经。具有活血祛瘀,凉血消痈的功效。应用于冠心病患者中,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
2.赤芍:入肝经。具有清热凉血,祛瘀止痛。赤芍可以有效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增加冠脉血流量。
3.三七:入肝、胃经。具有散瘀止痛,止血、消肿等功效。外用适量三七提取液可以改善冠脉血流量,减轻心肌耗氧量。
4.川芎:入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等功效。应用于冠心病治疗中,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供氧供血。
5.毛冬青:入肝、心、肺经。具有活血祛瘀,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等功效。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
6.瓜篓皮:入肺经。具有清肺化痰,利气宽胸等功效。可以增加冠脉血流量,扩张微血管,改善微循环。
7.黄芪:入脾、肺经。具有益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活血生肌等功效。能够舒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
8.当归:入肝、心、脾经。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可以缓解胸痹心痛症状。
冠心病不同证型常用的中成药
1.心血瘀阻型: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麝香保心丸、银杏叶胶褒等。
2.痰浊内阻型:二陈丸、丹蒌片等。
3.气虚血瘀型:通心络胶囊、芪参益气滴丸等。
4.气滞血瘀型:血府逐瘀汤、银丹心脑通胶藻等。
5.寒凝血瘀型:苏合香丸、参桂胶塞、活心丹等。
6.心肾阳虚型:金匮肾气丸、桂附理中丸等。
7.心肾阴虚型:滋心阴汤。
8.气阴两虚型:生脉饮、天王补心丹、心通口服液等。
9.阳气虚衰型:芪苈强心胶襄、右归丸、麝香保心丸等。
中药治疗注意事项
1.禁辛辣刺激性饮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性多温热,易耗气动火、伤阴动血。常见的辛辣刺激性有葱、姜、蒜、胡椒、辣椒、羊肉、狗肉等,在中药治疗期间要禁食使用,以免抵消药效,甚至促发炎症。
2.禁生冷食物:生冷食物性多寒凉,寒凝致瘀、不通则痛,还容易刺激胃肠道,影响胃肠对药物的吸取。
3.忌浓茶:茶叶里含有单宁酸,与中药同服会影响人体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吸取,药效会大大降低。
4.忌油腻食物:油腻食物性多粘腻,助湿生痰,滑肠滞气,不易消化和吸取,而且油腻食品与药物混合更能阻碍胃肠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取,从而降低疗效。服用中药期间,如进食荤腻食品,势必影响中药的吸取,冠心病患者中药治疗期间须忌食动物油脂等油腻之物,日常饮食中也要尽可能减少这类食物的食用。
5.忌萝卜:萝卜有消食、破气等功效,尤其是服用人参、黄芪等滋补类中药时,吃萝卜会使人参失去补益作用,降低药效而达不到治疗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