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5月07日 星期三
老年综合评估中的骨质疏松:病因、诊断与防治策略

作者: 徐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发布时间:2025-02-14 09:38:50748次浏览[发表证书]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导致骨脆性增加和骨折风险升高。老年综合评估是一种多维度的诊断过程,旨在识别老年人可能存在的医疗、心理和社会问题。在老年综合评估中,骨质疏松的筛查和评估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全面的评估,可以早期识别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及时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从而降低骨折风险。

1.骨质疏松的病因

骨质疏松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在骨质疏松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多个基因的多态性与骨密度和骨折风险相关,如维生素D受体基因、胶原蛋白基因等。这些基因变异可能影响骨代谢、骨重建和骨强度,从而增加骨质疏松的易感性。

内分泌因素也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雌激素在维持骨量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导致骨吸收增加,骨形成减少,从而引发骨质疏松。此外,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生长激素等内分泌因子的异常也会影响骨代谢平衡,导致骨质疏松。

营养因素和生活方式对骨骼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危险因素。老年人由于食欲下降、消化吸收功能减退等原因,更容易出现钙和维生素D缺乏。长期缺乏运动、吸烟、过量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2.骨质疏松的诊断方法

骨密度测量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双能X线吸收法(DXA)是目前最常用的骨密度测量方法,可以准确测量脊柱、髋部等部位的骨密度。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QCT)和定量超声(QUS)等新技术也逐渐应用于临床,为骨质疏松的诊断提供了更多选择。

影像学检查在骨质疏松的诊断和并发症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普通X线检查可以显示骨质疏松引起的骨小梁稀疏和骨折,但对早期病变不敏感。磁共振成像(MRI)和核素骨扫描等高级影像技术可用于评估骨微结构、骨髓状态和骨折风险。

3.骨质疏松的防治策略

药物治疗是骨质疏松防治的重要手段。抗骨吸收药物如双膦酸盐、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等,可以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促骨形成药物如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PTH)可以刺激成骨细胞活性,增加骨形成。

营养干预和运动疗法是骨质疏松防治的基础措施。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对维持骨骼健康至关重要。建议老年人每日摄入1200mg钙和800-1000IU维生素D。此外,适量的蛋白质、镁、锌等营养素也对骨骼健康有益。规律的运动,特别是负重运动和抗阻训练,可以刺激骨形成,提高骨密度和肌肉力量,降低跌倒和骨折风险。

4.结论

骨质疏松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疾病,而老年综合评估为骨质疏松的早期识别和综合干预提供了重要平台。通过全面的评估,可以识别骨质疏松的高危因素,制定个性化的防治策略。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索老年骨质疏松的特殊性,开发更适合老年人群的诊断方法和治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