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健康
四川广播电视报
-
曹传良
2024年02月23日脑梗塞又被称作缺血性脑卒中,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它目前已成为一种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疾病,让人担忧。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关于脑梗塞的一些知识。 -
陈丹丹
2024年02月23日哮喘是一种儿童常见的慢性病,随着环境的恶化,哮喘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尤其是儿童。幸运的是,哮喘经过有效的治疗,绝大多数患者的疾病能够取得良好控制。但是总体的控制水平却不理想,和家长对这个疾病的认识不够及治疗不规范是有很大的关系的,下面带大家一起认识一下儿童哮喘这个疾病。 -
常晖
2024年02月23日肌少症对老人危害不小,肌肉减少症简称为“肌少症”,是一种进行性的全身肌肉总量减少、肌肉力量下降或躯体功能减退的老年综合征。如果发现身边老人开始身体虚弱,变得易跌倒、行走困难、四肢纤细和无力、情绪低落,就要警惕是不是出现了肌少症。对此有所担忧的老年朋友,可以用“指环试验”来检测。用双手食指和拇指环绕围住非优势小腿最粗的部位,如果双手构成的围度刚好合适或比小腿还大,则可能有肌少症的风险。用皮尺测量该位置,临界围度(男性小于34厘米,女性小于33厘米)可以作为参考值。如果低于临界围度,则可能有肌少症的风险,需要到医院进一步评估和诊断。 -
陈明
2024年02月23日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是很多家庭的常备退热药,尤其是在呼吸道传染疾病高发的冬季,新型冠状病毒、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三大病原体来袭,二者在解热镇痛方面发挥不小的作用。但这两种药物有什么区别,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呢? -
陈杰飞
2024年02月23日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一种严重的神经外科急症,常常由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这种疾病的特点是在脑蛛网膜下腔内出血,造成了严重的头痛和其他神经系统症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率虽然相对较低,但其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因此对于这种疾病的了解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症状和治疗方法,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全面讨论。 -
陈小艳
2024年02月23日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其高发期在每年的冬春季。由于其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全身症状重,因此对人民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中医作为一种传统医学,对于流感有着独特的辨证施治方法。本文我们将为您介绍中医在应对流感时的妙招。 -
陈永利
2024年02月23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脑梗死,这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如果不及时治疗,脑梗死也可能危及我们的生命。患病后,患者常出现神志不清、头痛、头晕、耳鸣、言语含糊不清、半身麻木、乏力等症状。通常情况下,应做好预防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脑梗死的发病率。 -
陈雪萍
2024年02月23日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在我国平均约每四个成年人当中就有一个患高血压病,且高血压的患病率总体呈增高趋势。合理的防治措施对于控制血压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至关重要。本文我们将为您介绍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助您守护心血管健康。 -
邓捷
2024年02月23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和增长速度均居世界首位,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女性和男性比例分别为 11.8%和13.7%,骨质疏松症是糖尿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随着我国肥胖、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增加,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发生率也不断攀升。有研究指出,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高达37.8%,且年龄与患病率成正比。糖尿病患者任意部位骨折风险增加达32%, 髋部骨折风险增加77%。即使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有较高的骨密度,仍具有较高的骨折风险,而骨折风险评分可能低估其骨折风险。糖尿病患者峰值骨量获得不足、血糖控制不良、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的堆积、胰岛素缺乏或作用不足以及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均可能影响骨量和骨质量。1型糖尿病(T1DM)患者通常骨密度减低;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量可能不低,但骨强度下降,同时糖尿病患者跌倒的风险增加。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噻唑烷二酮类、磺脲类、胰岛素类药物以及代谢手术均可能降低骨密度或骨强度,促进骨折的发生,以上因素均可增加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发生和骨折风险。 -
邓小利
2024年02月23日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食品污染和食源性疾病都尚未得到有效的控制,依然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和安全。因此,食品安全和食源性疾病的控制已刻不容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