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和蜜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昆虫。它们在自然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不可否认的作用。然而,当我们与这些昆虫接触时,我们需要格外小心,因为它们的蛰咬不仅是带来伤口疼痛,还可能导致毒素进入体内,引起的局部或全身过敏反应、组织器官功能受损危及生命,给人类健康带来威胁。对于虫蛰咬伤的危害不容小觑,应该引起重视。
1.蚂蚁是具有高度组织和协作能力的群居昆虫
当蚂蚁感到受到威胁时,它们会向入侵者释放一种名为“信息素”的化学物质,以召集其他蚂蚁进行攻击。由于蚂蚁的数量众多,一旦被它们围攻,我们可能会遭受数十甚至数百次的蛰咬。如果只被普通蚂蚁叮咬,大多数患者只会出现局部瘙痒或刺痛感,少数敏感患者还可能出现被叮咬区域出现红斑、小风团等症状。由于普通蚂蚁的毒性相对较低,被咬区域一般不会出现特别严重的症状,经过一段时间后,被咬部位的不适感也会自行缓解。如果被红火蚁等蚂蚁叮咬,被叮咬部位可能会出现有灼烧感的水泡,严重时还可能出现中毒症状,特别是对于身体敏感的患者来说。被蚂蚁咬了之后,可以用肥皂水或者碘伏对局部进行消毒处理,避免伤口发生感染。如果被咬部位出现灼烧样的水疱或者有中毒症状者,需及时到医院就诊,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西替利嗪、苯海拉明等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蚂蚁咬伤主要是由于蚂蚁的防御机制,对人体会造成一定的伤害。预防蚂蚁叮咬比较有效的方法较多,包括:注意环境卫生、避免在蚂蚁活动频繁的地方停留、穿长衣长裤、使用防护用品、使用药物等。
2.蜜蜂是一种非常有攻击性的昆虫
当蜜蜂感到受到威胁时,它们会向入侵者发出一种名为“蜜蜂舞蹈”的信号,以召集其他蜜蜂进行攻击。蜜蜂的尾部带有与毒腺相连通的蜇针,一旦被蜜蜂蛰伤,毒腺内的毒素会迅速释放到患者体内,此类毒素中含有大量的神经毒素、蚁酸、组胺样物质等,因此,被小小的蜜蜂蜇伤皮肤后还有可能造成器官衰竭、呼吸困难、过敏、恶心、腹泻等严重危害。如:(1)器官衰竭,患者在被蜜蜂蜇伤有毒物质进入身体后会损害体内的红细胞,出现溶血反应。大量血红蛋白流入血液,会堵塞肾小管,导致肾功能器官衰竭,对肾功能有重大影响。(2)呼吸困难,在被蜜蜂蜇伤以后,因为毒素迅速的进入到了体内,从而会使患者的喉咙变得肿大,这样一来就会影响到患者的正常呼吸,若是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的送医,进行输氧避免患者缺氧造成更大的伤害。(3)过敏:对于一些过敏体质的人来说,即使是小蜜蜂也会引起过敏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全身瘙痒或肿胀,因此有必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并尽快消除过敏症状。(4)发热、恶心、腹泻、头痛,若是在野外不小心碰到了野生蜜蜂窝,很多蜜蜂便会蜂拥而至对其进行叮咬,在大量蜜蜂的叮咬之下,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反应如发热、恶心、腹痛、头痛等症状的,需要及时的去医院治疗,避免造成生命的危险。日常避免蜜蜂蛰咬应该注意:户外时尽量减少皮肤裸露部分,且避免穿着色泽鲜艳的衣服;如发现蜂类时要保持安静,不要奔跑或扑打;另外,酒味、汗水味、香水味,戒指、手表、手镯等均会引起蜂类的攻击行为,外出时应避开此类物品。存在过敏高危因素者,建议随身携带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备用。
蚂蚁和蜜蜂的蜇伤看似微不足道,但实际上,它们会对我们身体造成严重伤害。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提高警惕,避免成为这些昆虫的攻击目标。在户外环境工作或活动时,穿上长袖和长裤等防护措施。如果发现自己被蚂蚁或蜜蜂包围,你应该立即离开现场。如果不小心被它们蛰伤后出现以下其一症状:呼吸困难或气喘;嘴唇、脸部肿胀;喉咙疼痛或声音嘶哑;严重过敏反应等,应及时送医紧急处理,以免发展为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