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5月07日 星期三
了解泪囊炎:症状、成因与有效防治方法

作者:陈秀菊

(巴马县人民医院)发布时间:2025-02-14 10:26:14604次浏览[发表证书]

在我们的面部,眼睛下方有一个不太起眼却十分重要的结构——泪囊。它就像一个小小的“水库”,负责收纳我们眼睛产生的泪水。然而,这个看似普通的“水库”有时也会出现问题,泪囊炎就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那么,泪囊炎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它有哪些症状,又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该如何防治呢?

泪囊炎是一种发生在泪囊部位的炎症性疾病。正常情况下,我们的眼睛不断产生泪水,这些泪水通过泪道系统(包括泪小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流入鼻腔,从而保持眼睛的湿润。但当泪道系统出现堵塞或其他异常时,泪水就无法顺利排出,积聚在泪囊内,为细菌滋生创造了温床,进而引发炎症,这就是泪囊炎。

泪囊炎的症状表现较为多样。最常见的症状就是流泪增多。许多患者会发现,即使没有明显的情绪波动或外界刺激,眼睛也会不自觉地流出泪水,而且这种流泪现象往往持续存在。这是因为泪囊内的炎症导致泪道狭窄或堵塞,泪水无法正常通过,只能不断溢出。

除了流泪,患者还可能出现眼屎增多的情况。泪囊中的细菌繁殖会产生大量脓性分泌物,这些分泌物会通过泪小点排出到眼表,形成眼屎。眼屎的颜色通常为黄色或黄绿色,质地较为浓稠,严重影响眼部的清洁和美观。

在病情较为严重时,泪囊区(即眼睛内角下方的区域)可能会出现红肿、疼痛的症状。用手轻轻按压泪囊区,还会有明显的压痛感,甚至可能有脓性分泌物从泪小点溢出。如果炎症进一步扩散,还可能导致眼眶周围组织红肿,影响视力,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泪囊炎的成因较为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先天性因素是导致儿童泪囊炎的常见原因。部分新生儿在出生时,鼻泪管下端的胚胎残膜没有完全退化,造成鼻泪管堵塞,泪水无法正常排出,从而引发泪囊炎。这种情况在出生后数天或数周内就可能出现症状。

对于成年人来说,慢性炎症刺激是引发泪囊炎的重要原因。例如,鼻腔的慢性炎症,如鼻窦炎、鼻炎等,炎症蔓延至泪道,导致泪道黏膜肿胀、粘连,进而堵塞泪道,引发泪囊炎。此外,沙眼、结膜炎等眼部疾病,也可能累及泪道,造成泪道狭窄或堵塞。

外伤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眼部受到撞击、手术等外伤,可能损伤泪道结构,破坏泪道的正常生理功能,使泪水排出受阻,引发炎症。另外,年龄增长也会使泪道系统的功能逐渐衰退,泪道黏膜弹性降低,容易发生堵塞,增加泪囊炎的发病风险。

面对泪囊炎,我们并非束手无策,有效的防治方法有很多。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先采取保守治疗。局部按摩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家长可以用食指指腹在宝宝的泪囊区,即内眼角和鼻梁之间,轻轻做环形按摩,每天数次。这样可以促进泪囊内的液体流动,帮助打通堵塞的泪道。同时,配合使用抗生素眼药水,如妥布霉素滴眼液,每天滴入眼内数次,以控制炎症。

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法有泪道探通术、泪囊鼻腔吻合术等。泪道探通术是通过将探针插入泪道,打通堵塞的部位,使泪水能够顺利排出。泪囊鼻腔吻合术则是在泪囊和鼻腔之间建立一条新的通道,让泪水直接流入鼻腔,从而解决泪道堵塞的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泪囊炎也非常重要。保持眼部清洁是关键,要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用手揉眼睛,防止细菌进入泪道。对于患有鼻腔疾病或眼部疾病的患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炎症蔓延至泪道。此外,老年人和儿童要注意保护眼睛,避免眼部受到外伤。

泪囊炎虽然不是一种严重危及生命的疾病,但却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和困扰。了解泪囊炎的症状、成因和防治方法,有助于我们早发现、早治疗,减轻病痛。如果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出现流泪、眼屎增多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通过科学的防治方法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泪囊炎,让我们的眼睛始终保持明亮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