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深入了解脑梗死:护理措施与康复关键

作者:杨广影

(柳州市人民医院)发布时间:2024-12-06 15:51:23714次浏览[发表证书]

脑梗死,这一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因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而备受关注。它发生在脑血管堵塞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时,给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威胁。面对脑梗死,全面的护理措施和科学的康复手段是帮助患者重拾生活希望的关键。

1.脑梗死的护理措施

1)基础护理体位管理:对于卧床患者,保持良好的体位至关重要。患侧肢体应摆放于良肢位,以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脱位。定期翻身,可以有效预防压疮和坠积性肺炎。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气垫床或软垫减少皮肤受压。定期翻身促进血液循环,进一步预防压疮。口腔护理:对于不能自理的患者,每日进行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泌尿系统护理:对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定期更换尿管,保持尿道口清洁,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排尿。

2)饮食护理脑梗死患者应遵循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的饮食原则。以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如粥、汤、果汁等。限制盐的摄入,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如肥肉、植物油等。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锌和硒等抗氧化物质的食物,有助于抗炎和促进脑细胞修复。

3)功能锻炼肢体功能锻炼:对于偏瘫的患者,定时给予肢体按摩和被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在患者能够耐受的情况下,鼓励其进行主动运动,如站立、行走等。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步进行穿衣、洗漱、进食等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以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

4)病情观察与心理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脑梗死患者往往伴有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家属和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需求,及时进行情绪疏导。

5)用药护理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服用药物,不要私自停药或减量服用。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脑梗死的康复关键

脑梗死作为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其康复过程至关重要。以下将详细阐述脑梗死的康复关键,包括紧急治疗与药物治疗、康复训练、饮食与心理调适,以及家庭与社会的支持。

1)紧急治疗与药物治疗脑梗死的紧急治疗是康复的第一步。发病后,患者应立即就近就医,以便医生根据情况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或其他介入治疗,如动脉取栓等,以尽快恢复脑部供血,减少脑组织损伤。在恢复期,药物治疗同样不可或缺。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可有效减少血栓形成,降低动脉阻塞风险。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服用药物,并定期复诊,以便医生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2)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脑梗死患者恢复功能的关键环节。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如站立、行走、平衡训练等。言语治疗则针对患者的语言障碍进行训练,如发音、口语表达等。心理治疗则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心理疏导、认知疗法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康复训练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并随着恢复进展适时调整。

3)饮食与心理调适在饮食方面,脑梗死患者应遵循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的原则。多摄入富含纤维、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有助于降低血脂、预防便秘。同时,避免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心理调适同样重要,患者可以通过放松训练、心理干预、交流沟通等方式来缓解精神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3.结语

脑梗死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但通过全面的护理措施和科学的康复手段,我们可以帮助患者重拾生活希望。让我们携手努力,为脑梗死患者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康复环境!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对脑梗死疾病的认知和支持,共同为患者的康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