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星期六
血液的奥秘:生命的神奇支撑

作者:陆春兰

(广西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发布时间:2024-12-06 17:15:58897次浏览[发表证书]

血液,这一流动在我们体内的神秘液体,是生命的重要支撑。它不仅维持着身体的正常运转,在治疗疾病方面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你知道吗?当我们无偿献 一袋400ml的全血可以分离成红细胞、血浆、冷沉淀等多种成分,可以救治3-4名患者、而每一种成分都有着独特的功能,从而成为医生对抗疾病的有力 “武器”。

1.红细胞:氧气的 “运输兵”

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成分,它们就像一个个勤劳的 “运输兵”,承担着为身体各组织器官输送氧气的重要使命。红细胞内含有血红蛋白,这种特殊的蛋白质能够与氧气结合。当血液流经肺部时,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然后随着血液循环将氧气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在组织器官中,氧气从氧合血红蛋白中释放出来,供细胞进行呼吸作用,产生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在一些疾病中,如严重贫血,患者会出现乏力、头晕、心慌等症状。此时,通过输注红细胞,可以增加血液中红细胞量,提高氧气运输能力,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缓解症状,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支持。

2.血浆:营养与调节的 “多面手”

血浆是血液的液体部分,约占血液总体积的 55%。它就像一个 “多面手”,含有多种重要物质,包括凝血因子、蛋白质、电解质、葡萄糖等,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治疗疾病方面发挥着多种作用。

血浆中含有多种凝血因子,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一些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如血友病,患者体内缺乏某些凝血因子,容易出现出血不止的情况。输注血浆可以补充这些凝血因子,改善凝血功能,防止出血,保障患者的安全。

此外,血浆中的蛋白质,如白蛋白、球蛋白等,对于维持血管内外的液体平衡、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起着关键作用。在一些严重烧伤、失血或低蛋白血症的患者中,由于体内蛋白质大量丢失或合成不足,导致身体出现水肿、免疫力下降等问题。输注血浆可以补充蛋白质,纠正低蛋白血症,减轻水肿症状,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

3.冷沉淀:凝血的 “修复师”

冷沉淀是新鲜冰冻血浆在特定条件下融化后,分离出来的白色絮状物质。别看它体积不大,却含有丰富的凝血因子,如凝血因子 Ⅷ、纤维蛋白原、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等,在治疗某些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一些患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患者,冷沉淀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例如,血管性血友病患者由于体内缺乏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导致血小板功能异常,容易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出血症状。输注冷沉淀可以补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改善血小板功能,达到止血的目的。

此外,在一些严重创伤、大手术等导致大量失血的情况下,患者体内的凝血因子会大量消耗,出现凝血功能障碍。此时,输注冷沉淀可以快速补充凝血因子,促进血液凝固,防止进一步出血,为患者的救治赢得时间。

4.血小板:止血的 “卫士”

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细胞成分,但它们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像一群忠诚的 “卫士”,时刻守护着我们的血管。当血管受损时,血小板会迅速黏附、聚集在破损处,形成血小板血栓,初步堵塞伤口,阻止出血。同时,血小板还会释放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促进血液凝固,进一步加固止血效果。

在某些疾病中,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体内的血小板数量减少,导致止血功能异常,容易出现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内脏出血,危及生命。对于这类患者,输注血小板可以迅速提高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增强止血能力,防止出血的发生和加重。

此外,在一些肿瘤患者进行化疗或放疗后,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血小板生成减少。此时,输注血小板可以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的血小板水平,减少出血风险,保障治疗的顺利进行。

血液中的红细胞、血浆、冷沉淀和血小板,每一种成分都有着独特的功能和重要的作用。它们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相互协作,共同为患者的健康和生命保驾护航。正是这些神奇的血液成分,以及无数医护人员的努力,让我们在面对各种疾病时,有了更多战胜困难的希望。了解血液的奥秘,不仅能让我们更加珍惜自己的身体,也能让我们对医学的神奇之处有更深刻的认识。当您下次看到献血车时,或许可以停下脚步——您的400毫升热血,将在输血科的精密护航下,成为某个陌生人生死时刻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