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儿童做放射检查有啥特别注意的?

作者: 黄承谋

(北海市人民医院 放射科)发布时间:2024-12-06 10:04:59883次浏览[发表证书]

放射检查是现代医学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儿童患者中使用时需要格外谨慎。儿童的身体发育尚未成熟,对辐射更为敏感,因此在进行放射检查时,必须严格控制剂量、优化检查流程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本文将深入探讨儿童放射检查中的注意事项,帮助家长和医务人员更好地保障儿童健康。

1.儿童放射检查的基本原理与特点

1)放射检查的类型及其适用范围:放射检查主要包括X射线摄影、CT扫描、核医学成像(如PET-CT)和超声波等。每种技术都有其独特的用途。X射线适用于骨骼系统的初步评估,而CT扫描则能提供更详细的内部结构图像。对于儿童而言,选择合适的检查类型至关重要。由于儿童的身体组织较为脆弱,应优先考虑低辐射或无辐射的检查方式,如超声波和磁共振成像(MRI)。在某些情况下,如骨折或肺部感染的确诊,X射线可能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2)儿童对辐射的敏感性分析:儿童对电离辐射更为敏感,主要因为其细胞分裂活跃、器官尚在发育中。相同辐射剂量下,儿童发生长期副作用的风险显著高于成人,可能增加癌症发病率或导致生长发育异常。尤其是婴儿和幼儿,属于高敏感人群。在放射检查时,必须严格限制辐射剂量,尽可能缩短曝光时间,同时优化检查方案,优先选择低辐射或无辐射的诊断方式,以最大限度保护儿童健康安全。这需要医生根据具体病情权衡利弊,确保检查的必要性和安全性,从而降低潜在风险。家长也应充分了解相关知识,积极配合医生决策。

3)放射检查的必要性评估:并非所有疑似疾病都需进行放射检查。医生在决定是否为儿童安排此类检查时,应综合评估病情严重程度、非放射性检查手段的可行性及辐射风险。轻微外伤通常可通过临床观察和体格检查判断,无需立即进行X射线检查。家长应主动参与决策,充分了解检查的必要性与潜在风险,与医生共同商讨最适合儿童的方案。这种合作不仅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辐射暴露,还能确保诊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从而更好地保护儿童健康。家长的知情与配合在这一过程中至关重要。

2.儿童放射检查的具体操作规范

1)检查前的准备与沟通:在进行放射检查之前,医务人员需要与儿童及其家属充分沟通,解释检查的目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家长可以提前安抚儿童情绪,避免因紧张导致的不配合。医务人员还需确认儿童是否携带金属物品或其他可能干扰检查结果的物件。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需要使用镇静剂以确保其保持静止状态,从而获得清晰的影像。医护人员还应提醒家长陪同儿童进入检查室时佩戴铅制防护服,以减少不必要的辐射暴露。

2)检查中的剂量控制与优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剂量控制是儿童放射检查的核心环节。现代医疗设备配备了先进的剂量调节功能,能够根据患者的体型和年龄自动调整辐射水平。在进行胸部X射线检查时,可以通过降低管电压和电流来减少辐射剂量,同时保证图像质量满足诊断需求。医务人员应遵循“尽可能低的合理可达到剂量”(ALARA原则),通过优化拍摄参数和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保护儿童免受过量辐射的影响。

3)检查后的监测与后续管理:完成放射检查后,医务人员应对儿童进行短期和长期的健康监测。短期内,需注意观察儿童是否有不适反应,如恶心、头晕或其他异常症状。如果发现任何问题,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医务人员应记录每次检查的辐射剂量,并将其纳入儿童的健康档案中,以便跟踪累积剂量。对于高风险病例,还应定期随访,评估是否存在迟发性辐射效应,如甲状腺功能异常或白血病等。家长也应密切关注儿童的身体状况,及时反馈任何异常情况给医生。

3.结语

儿童放射检查是一项需要高度专业性和责任心的工作。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严格的剂量控制以及全面的后续管理,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辐射对儿童健康的潜在危害。希望本文的内容能为家长和医务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共同守护儿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