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ICU是医院收治重症病人的科室。因此,对ICU病人的护理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专业的知识及高度的责任心。以下总结了ICU病人护理的六个要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
在ICU,医护人员需要对病人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因为这些生命体征是反应病人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
例如,当发现病人体温有所升高时,可能预示着病人有感染风险;当发现病人心率有所加快时,可能预示着病人有失血或心脏负担加重情况;等等。
如此,通过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可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从而保障病人安全并改善预后。
2.做好病人呼吸道管理
ICU病人往往存在呼吸功能障碍,因此做好其呼吸道管理至关重要。
首先,需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即定期为病人翻身、拍背,以促进痰液排出,且必要时可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排痰。
其次,需保障呼吸机正常运作。即对于使用呼吸机治疗的病人,需结合其实际情况来设置参数,以保障参数设置的合理性。同时还需密切观察呼吸机运行状态,及时处理报警信息,并妥善固定好管理,避免弯折、压迫等。
最后,需注意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即严格遵循无菌原则执行各项护理操作,并加强病人的口腔护理和定期更换呼吸机管路等。
3.严格控制感染发生
ICU病人由于病况危重、身体免疫力低下,再加上各种侵入性治疗操作,包括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置管等,很容易发生感染。而一旦感染情况发生,将导致病人病况加重,并加大治疗难度,从而后果严重。为此,ICU护理需严格控制感染情况发生。
首先,医护人员需严格遵守无菌原则与消毒隔离制度,一方面做好自身手卫生,另一方面加强病房环境的清洁、消毒。以手卫生为例,需采用六步洗手法。
其次,对于各种侵入性导管,需妥善固定,并注意保持病人局部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和密切观察有无感染迹象。一旦发现相关感染征兆,需及时处理。
最后,需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抗生素滥用现象,有效预防感染情况发生。
4.注重病人营养支持
ICU病人多处于高代谢状态,因而加强其营养支持对于其疾病治疗、身体康复意义重大。需要充分契合病人的疾病与治疗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营养支持方式,包括有肠内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支持。
在营养支持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营养液的输注速度与温度,避免过快或过冷引起病人胃肠道不适。与此同时,还需要定期对病人的机体营养状况进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充分保障病人机体营养,增强抵抗力,促进其伤口愈合与组织修复。
5.加强病人心理干预
ICU病人因为病情严重,身心都将承受较大痛苦,尤其是那些生命垂危的病人,面对死亡威胁很容易出现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这样一些负性情绪的出现、积聚,对于病人的疾病治疗是非常不利的,需加强心理干预。
首先,需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交流,以便了解其感受和诉求,从而针对性鼓励、满足。
其次,可以采取音乐疗法、深呼吸训练等技巧来放松病人身心,缓解其心理压力。
最后,需取得病人家属支持,让其更多的陪伴、关爱病人,让病人在家庭的温暖、支持下积极面对疾病治疗,树立康复信心。
6.加强基础护理操作
加强基础护理操作对于ICU病人来说同样至关重要,包括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眼部护理、会阴护理等,可改善病人预后,促使其尽早康复。
例如,加强病人皮肤护理,保持其皮肤清洁干燥,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感染与压疮发生;加强病人口腔护理,每天至少清洁两次,可有效预防口腔感染与口臭;加强病人眼睛保护,即为眼睛无法闭合的病人涂眼膏、覆盖纱布等,可有效防止其角膜干燥与损伤;以及加强病人会阴护理,保持其会阴清洁干燥,可有效避免泌尿系统感染;等等。
总之,ICU病人的护理需要医护人员全方位、细致入微的关怀与照护,注意并做好以上六要点,可显著提升护理质量,为病人康复创设有利条件,帮助其尽早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