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内分泌系统揭秘: 内科医生带你认识激素与平衡的重要性

作者:林丽

(平潭综合实验区海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布时间:2024-12-06 10:55:35310次浏览[发表证书]

1.身体里的“隐形指挥官”

内分泌系统是由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和性腺等器官构成的精密网络,通过分泌激素调控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功能、应激反应等核心生命活动。激素作为化学信使,以“微量高效”的特点作用于靶器官,例如1微克甲状腺激素即可影响全身细胞代谢速率。

现代医学发现,激素平衡的破坏与30%的慢性疾病直接相关,包括糖尿病、骨质疏松、甲状腺功能异常及生殖系统疾病等。这种失衡可能源于基因缺陷、环境污染、生活方式紊乱等多重因素。

2.激素的精密调控网络

1)核心激素及其功能

甲状腺激素:调节基础代谢率,促进神经系统发育。过量导致心慌、消瘦(甲亢),不足则引发粘液性水肿(甲减)。

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维持血糖稳态。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

性激素:雌激素促进骨密度维持,雄激素调节肌肉合成。更年期女性雌激素骤降,骨质疏松风险增加5倍。

皮质醇:应对压力的“生存激素”,长期高水平会抑制免疫系统并导致向心性肥胖。

2)调控机制的精密性

内分泌系统通过三级调控实现动态平衡:

下丘脑-垂体轴: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激素的级联反应;

负反馈调节:血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时,自动抑制TRH和TSH分泌;

昼夜节律:皮质醇清晨达峰值,深夜降至低谷,紊乱可能引发睡眠障碍。

3.激素失衡的连锁反应

1)代谢系统崩溃

胰岛素分泌异常导致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三多一少”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研究发现,糖化血红蛋白每升高1%,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18%。

2)生殖功能受损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雄激素水平异常升高,伴随排卵障碍和胰岛素抵抗,35%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男性精子数量近40年下降52%,与环境中内分泌干扰物暴露密切相关。

3)情绪与认知改变

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抑郁发生率是常人的3倍,补充甲状腺激素后60%患者情绪显著改善。绝经期女性雌激素下降使阿尔茨海默病风险翻倍。

4.维持激素平衡的三大防线

1)生活方式干预

营养调节

增加ω-3脂肪酸(深海鱼、亚麻籽)减少炎症因子生成;

补充维生素D(日晒、蛋黄)促进钙吸收,调节200多个基因表达;

限制精制糖摄入(每日<25g),降低胰岛素抵抗风险。

运动处方

抗阻训练增加生长激素分泌,4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提升分泌量5倍;

瑜伽和冥想降低皮质醇水平,30分钟冥想使压力激素下降20%。

2)环境毒素防护

避免使用含双酚A(BPA)的塑料制品,选择玻璃或不锈钢容器;

减少拟雌激素物质暴露(如部分农药、增塑剂),用有机蔬果清洗剂处理食材;

新装修房屋检测环境毒素,优先选用水性涂料。

3)医疗干预策略

替代治疗:糖尿病患者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如司美格鲁肽),在降糖同时减轻体重;

抑制治疗:库欣综合征患者采用酮康唑抑制皮质醇合成,有效率达70%;

监测体系:建立激素水平动态监测档案,如甲状腺患者每3个月检测FT3、FT4、TSH。

5.特殊人群管理要点

1)育龄女性

孕前检查甲状腺功能,TSH>2.5mIU/L需调整药物剂量,降低流产风险;

PCOS患者首选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排卵率提高40%。

2)老年群体

65岁以上男性检测游离睾酮,水平<225ng/dL考虑替代治疗,预防肌少症;

定期筛查骨密度,绝经后女性每日钙摄入应达1200mg,配合维生素D3 800IU。

3)青少年

监测生长曲线,生长激素缺乏者若年增长<4cm,需及时干预;

控制屏幕时间,夜间蓝光暴露抑制褪黑素分泌,建议睡前1小时禁用电子设备。

6.结语

内分泌平衡是健康的“隐形支柱”。通过三级预防策略——基础生活方式调整、环境风险规避、精准医疗干预,可使80%的内分泌紊乱得到有效控制。建议2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甲状腺功能、性激素六项、空腹血糖等基础筛查,建立个性化激素管理档案。正如希波克拉底所言:“人体自有的治愈力量才是健康的核心。”守护内分泌平衡,就是守护生命的内在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