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中若是患者跌倒,不仅会导致身体产生较大的伤痛,还会增加住院的费用,延长住院时间,引发医疗纠纷,因此在疾病治疗过程当中,如何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住院期间的跌倒率,是医护人员在管理期间最为重要的任务,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医护人员是如何降低跌倒率的。
1.评估与预防
(1)全面评估:患者入院的初期,医护人员会针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跌倒风险评估,主要包括年龄、疾病史、身体状况、视力、听力、用药情况、平衡能力等。例如,年龄相对较大,并且伴有心血管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现期正在服用一些降压药物、镇静催眠等药物会影响平衡的患者,跌倒的风险相对较高,而通过专业化的跌倒风险评估工具,能够针对患者实施相应的量化评估,明确跌倒风险的等级,从而为后续医护人员制定预防措施提供重要的依据。
(2)环境优化:对于患者来说,医院的环境对跌倒也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保证病房当中照明充足,尤其是在夜间,可以设置地灯,这样能够避免由于光线不足而导致患者出现跌倒的情况。保证地面的防滑、干燥,在走廊卫生间等容易滑倒的区域会铺设防滑垫。病房当中的各种家具摆放井然有序,减少障碍物,这样能够保证患者在通行期间的安全。此外,在卫生间、病床等一些位置安装扶手,这样更方便患者起身时抓扶,也有助于降低跌倒的风险。
(3)健康教育:预防跌倒的健康教育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医护人员会耐心详细的为患者本人以及家属讲解跌倒的危害、常见的因素、如何预防等。告知在活动时要缓慢进行,不能突然改变体位,若是在疾病治疗期间出现身体不适或者头晕的情况,要立即躺下或坐下。引导患者正确的使用拐杖、助行器等一些辅助器具,引导家属给予患者相应的照护以及协助,方便他们活动,从而增强防范意识。
2.护理与监测
(1)加强巡视:护理人员会增加巡房的次数,尤其是针对那些跌倒风险较高的患者,定期查看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时给予相应的帮助。在此期间会留意患者的活动情况、精神状态、周围环境等,杜绝一切安全隐患。
(2)标识警示:对跌倒的风险较高的患者会在床头悬挂防跌倒警示标识,这样能够给患者本人、家属以及医护人员起到警示的作用,同时在走廊、病房等一些明显的区域张贴预防跌倒的宣传海报,这样能够营造出良好的健康宣传氛围,强化防跌倒意识。
(3)用药管理:针对用药情况会加以评估,尤其是那些会影响意识、平衡而导致血压下降的药物。此时护理人员会与医生沟通,针对药物的剂量或种类加以调整,尽量减少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而导致患者出现跌倒的风险,在给药时会详细的向患者本人以及家属讲解药物的副作用,注意关注他们药物的不良反应,若是有异常情况随时告知医护人员。
3.制度与培训
(1)完善制度:医院会建立预防跌倒管理制度,明确医护人员在工作当中的流程以及重要职责,制定跌倒的紧急预案,保证所有患者在发生跌倒之后,医护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加以处理,同时针对跌倒事件进行及时的调查、报告以及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预防措施。
(2)培训教育:组织医护人员定期参加预防跌倒的技能培训,从而提高他们对于跌倒风险的辨别以及处理能力,主要内容涵盖跌倒的预防措施、风险评估方法、应急处理流程等,通过分析案例、模拟演练等各种方式,让医护人员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预防跌倒的重要性。
4.多学科协作
降低患者在医院期间的跌倒率,需要多学科共同协作,除了护理人员、医生以外,还需要营养师、康复师等共同参与,这样才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营养师一般会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膳食指导,保证摄入充足的营养,从而维持身体机能。而康复治疗师会针对患者的病情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增强平衡能力,提高肌肉力量,从而预防跌倒。
希望大家在阅读了本篇文章之后能够对医护人员如何预防跌倒的知识拥有一些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