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告别产后尴尬:盆底功能障碍的认知与康复之路

作者: 任玲

(四川省南充市第四人民医院女性整体康复中心)发布时间:2024-12-06 11:20:561066次浏览[发表证书]

很多女性在分娩结束后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难言之隐”,比如大笑时会漏尿;刚有尿意时就控制不住小便等。导致这些尴尬的原因多数是因为分娩对盆底功能造成的影响。那么为什么分娩会影响盆底功能?又该怎样进行康复呢?这篇文章带给您答案。

1.什么是盆底功能?

盆底肌指的是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主要由肌肉、筋膜、韧带等组织组成。这一肌肉群就像是一张“吊网”,能够牢牢承托住子宫、膀胱、直肠等盆底器官,从而维持这些器官的正常位置、功能等。盆底肌同时还具有控尿、控便、增强性快感,维持阴道紧缩度等功能。当盆底肌受到损害时,盆底脏器也会受到一定影响,比如出现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便秘等,还会导致女性出现性快感减退、阴道感染、尿路感染等症状。

2.为什么分娩会影响盆底功能?

在妊娠期间,随着孕周的增长,子宫体积不断增大,盆底肌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使盆底支持作用减弱。并且,相关调查显示,经阴道分娩女性中,21%的人存在肛提肌损害;29%的人存在耻骨分离;有60%的产后妇女存在应激性尿失禁;下腰部疼痛患者占77%。这是因为在进行经阴道分娩时,胎头会逐渐通过产道,这一过程会过度牵拉盆腔筋膜、韧带和肌肉,造成盆腔肌肉、韧带及肌肉的损伤。若存在巨大儿、器械助产等情况时,会进一步损伤盆底肌和阴道壁。

那是不是剖宫产就不会损害盆底肌了?实在不然,在怀孕期间,孕妇的肚子向前、向下突出,腰部也会向前突出,这就会导致重力轴往前移动。腹腔压力和盆腔器官的重力都朝着盆底肌的方向移动,再加上子宫的重量越来越大,盆底肌肉不断地受到压迫,盆底肌也会随之松弛。所以说,无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都会对盆底肌造成影响,建议每位产妇在分娩后都要进行盆底功能的康复,帮助身体尽快恢复到分娩前状态。

3.盆底康复治疗手段有哪些?

1)Kegel(凯格尔)运动:凯格尔运动是锻炼盆底肌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开始训练前,应当充分排空膀胱,保持坐位或平卧位,然后进行找到盆底肌,进行缩紧肛门的动作。每次收紧时间不能低于3s,然后放松10s,连续进行15—30min,每日进行2—3次,长期坚持运动。很多人在进行凯格尔运动时找不到盆底肌在哪,我们可以通过中断排尿的方式找到盆底肌,也就是在小便时阻止流动的尿液,夹紧尿道,这时发力的肌肉就是盆底肌。但是中断尿液的时间不能太久,也不能经常性地进行这一动作,以免影响到自身正常排尿功能。

2)盆底肌肉电刺激:盆底肌肉电刺激属于一种非药物治疗手段,其主要原理是利用低频电刺激患者的盆底肌肉和神经,改善盆底肌肉和尿道外括约肌的收缩能力,进而加强患者盆底肌肉力量,增强患者控尿能力。在进行盆底肌肉电刺激时,应当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电刺激方案,电刺激强度应当以患者耐受且感受不到疼痛为最佳。如果患者本身对电刺激并不敏感,可以适当增加强度,一般以每次1%~5%的幅度逐渐增加。

3)盆底生物反馈治疗:盆底生物反馈治疗主要利用肌电图、压力曲线等多种方式将肌电信号转换为视觉、听觉等信号,引导病人自主、正确地进行盆底肌锻炼,进而改善患者盆底肌功能。这一治疗手段安全、无痛、可重复、患者接受程度良好,治疗配合度高,并且具有非依赖性、长效性等优势,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4)中医治疗:中医在促进女性盆底功能康复中有着更为独到的见解,比如艾灸、针灸、推拿、雷火罐等,这些中医措施可以疏通患者经络,调和气血,改善盆底肌血液循环,促进盆底功能恢复。

4.结束语

对于生产后的女性朋友来说,进行盆底功能康复非常重要,高质量的康复训练能够最大程度上帮助产后女性恢复盆底肌力量,减少漏尿、尿频等尴尬。在进行盆底康复治疗时,一定要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合理控制治疗强度、时间等,保障康复治疗规范性、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