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5月01日 星期四
别让脊椎“受伤”,用爱护理每一寸健康!

作者: 朱玲

(高邮市人民医院)发布时间:2025-02-21 10:48:341006次浏览[发表证书]

脊柱被称为人的“支柱与脊梁”,内部连接人体五脏六腑,外部连接四肢百骸,与我们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与此同时,脊椎也经常容易发生病变问题,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等,引起疼痛、麻木等不适,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然而,当前人们并未充分意识到脊椎健康的重要性,缺乏对脊柱健康的维护以及对相关疾病的预防。在此,我们呼吁大家注重脊椎健康的维护,不让脊椎受伤!

1.什么是脊椎?

脊椎位于背部正中,从上至下可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由26块椎骨组成。脊柱为我们的头颅和内脏器官提供支撑,同时还保护着脊髓与神经根,脊髓属于神经系统,通过脊柱中枢神经系统传递信息,控制我们的运动与感觉。因此,脊椎健康对我们而言十分重要。

2.脊椎常见的问题有哪些?

脊椎常见的疾病有以下几种:

1)颈椎病,是以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为基础,累及周围组织和结构,引起颈部疼痛、僵直等症状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常发生于长期低头工作的人群,可出现颈部疼痛、头晕、手臂麻木等症状。

2)腰椎间盘突出,由于外伤、退行性病变等原因造成椎间盘各部分结构改变,纤维环后凸或断裂,髓核组织从破裂的纤维环处脱出,压迫脊神经或马尾神经而引起一系列的症状。多由于不正确的姿势、过度劳累引起,可引起腰痛、腿痛、下肢麻木等症状。

3)脊柱侧弯,是指一种脊柱的三维畸形,脊柱可向一侧弯曲,常发生于青少年群体,严重时可影响心肺功能。

4)退行性脊柱病变,与年龄增长有关,脊柱发生退行性变化,出现椎间盘退变、骨刺形成,引起慢性腰背痛。

3.如何护理脊椎,维护脊椎健康?

1)保持正确的姿势:保持正确的坐姿,挺胸抬头,坐直坐正。保持正确的睡姿,平躺时最好在腿下垫一个枕头,使腿部保持一定弯曲度;侧卧时头较肩部微微向后,双膝自然弯曲,肌肉放松;选择合适的枕头,应根据头、颈、肩比例选择,确保受压后高度为立着的拳头大小,侧卧时能够与肩部平齐;睡觉时注意不要一直一边侧卧,容易发生胸椎旋转错位,建议仰卧或左右侧卧轮换,使胸椎保持平衡。注意正确的搬运姿势,搬运重物不要弯腰搬运,而应蹲下提起物品;运输重物时,搬运物体靠近身体并尽量放低,减轻脊椎负担。

2)科学运动:避免长时间保持坐姿、伏案工作,尽量多站起身活动身体。避免长时间静态活动,如玩手机、打麻将等,以免增加脊椎压力。在长时间久坐和低头工作期间,应时不时转动脖子或后仰,也可以用手按摩紧张的肌肉,进行抗阻力训练等。进行瑜伽、游泳等运动,锻炼脊椎周围肌肉群,增强柔韧性与稳定性。经常进行背部、颈部和肩部的拉伸运动,能够缓解肌肉紧张,增强柔韧性,如进行背部伸展、转头运动等。

3)做好保暖措施:注意保护颈部和腰部不受风寒侵袭,采取保暖措施。尽量不要穿过短的衣物;冬季外出应佩戴好围巾;夏季避免空调直吹颈部等等,避免寒风、湿气侵入脊椎,导致疼痛不适。

4)均衡饮食:合理科学补钙,多吃高钙食物,如牛奶、虾皮等,预防骨质疏松,降低脊椎病变发生率。

5)控制体重:肥胖可增加脊椎负荷,而且肥胖者腹肌较为松弛,无法为脊椎起到支撑作用,过重的体重还会导致脊椎变形。因此,建议通过运动、饮食等方式控制体重,肥胖者应通过减肥来减轻脊椎负担。

6)定期检查:脊椎容易因日常行为习惯等出现病变,因此需要格外关注与呵护。定期进行相关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问题,采取有效的治疗干预措施。而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腰腿颈部疼痛、腿部麻木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排查疾病。

近年来,我国国民脊椎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且逐渐倾向中青年群体,提示我们提高重视,预防脊椎疾病已经迫在眉睫。脊椎在人体中起着负重、支撑的重要作用,日常生活中可通过保持正确姿势、科学运动、防寒保暖等维护脊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