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5月01日 星期四
中医妙招助老年糖尿病患者稳控血糖,远离并发症

作者:朱双

(四川省雅安市中医医院)发布时间:2025-02-21 10:55:58940次浏览[发表证书]

糖尿病中医叫消渴,是以多饮、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症状的病证。随着我国老龄化进一步发展,老年糖尿病(年龄≥65周岁的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相较于普通糖尿病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具有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多、低血糖风险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差等特点,今天,我们一起从中医角度聊聊老年糖尿病患者怎么控制血糖,远离疾病的困扰。

1.了解糖尿病病因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主要和以下几方面有关:(1)先天禀赋不足:肾为先天之本,肾元亏虚,水火失调,导致气血津液代谢紊乱,引发糖尿病。(2)饮食失节:过食肥甘厚腻、酒酪辛辣之品,会损伤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若脾胃功能受损,运化失常,就会聚湿生痰,化热伤津。(3)情志失调: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会导致肝气郁结。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肝气郁结,气机不畅,进而影响气血津液的运行和代谢。(4)劳倦内伤:过度劳累,包括体力劳动过度、房事不节等,会耗伤人体正气,脏腑功能减退,气血阴阳失调可发为消渴。

2.怎么控制血糖

1)中药调理

老年糖尿病患者可以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服用一些中成药或者中药汤剂,以达到调节脏腑功能、平衡阴阳、降低血糖的目的。比如,津力达颗粒、参芪降糖颗粒、天芪颗粒、六味地黄丸等中成药,以及玉女煎、七味白术散、消渴方等中药汤剂。但值得提醒的是,糖尿病的中医药物治疗需经专业中医师辨证分型,不能盲目自行购药服用,否则可能疗效不佳甚至有副作用。

2)针灸按摩

针灸作为中医特色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足三里、三阴交、胰俞、脾俞、肾俞等),可调节经络气血、改善脏腑功能,辅助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老年糖尿病患者,针灸治疗一定要在专业中医的指导下进行,家庭治疗以艾灸为主,注意避免烫伤,针刺由正规医院专业医师操作。推拿按摩能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腹部的按摩方式主要顺时针按摩腹部,有助于促进消化,改善脾虚的症状;足底按摩主要按摩足底的涌泉穴,有助于滋阴补肾,改善肾虚的症状;手部按摩主要按摩手部的合谷穴,有助于调节气血,缓解疲劳。

3)饮食调理

中医强调饮食有节,避免嗜食酒酪辛辣及肥甘厚腻,也就是避免大量进食酒类辛辣、高脂肪、高热量、高糖分且难消化食物。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保证足够的蛋白(精肉、牛奶、鸡蛋等),进食碳水化合物(米饭等)同时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糙米、燕麦等)可以延缓血糖升高,减少血糖波动。苦瓜、冬瓜等蔬菜具有清热、利尿、降糖的作用,一些具有降糖作用的中药食材也可以在医师指导下食用,比如山药、葛根。饮食清淡并非一味追求少吃或者纯素,部分糖尿病患者为控血糖过度节食,热量摄入远低于身体所需,这会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代谢紊乱,加重病情。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控制饮食时,一定要避免陷入上述误区,遵循科学合理的饮食原则,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

4)运动疗法

老年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自身疾病状态以及心肺耐力、肌肉力量、柔韧性、平衡能力等指标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对于绝大多数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推荐八段锦、太极拳和五禽戏、快走、健身舞、骑自行车、游泳等运动方法。运动时间推荐在早上日出之后,因为早上阳气升发,此时运动顺应自然,即“法于阴阳”,运动强度应该以“微汗”为度,避免大汗淋漓,汗为心之液,过汗会气随津脱,精气耗散。

5)情志调节

情志不畅可使肝失调达,肝郁生热发为消渴。糖尿病患者应该保持心情安闲淡泊,避免情绪过激。

中医在老年糖尿病的管理和并发症预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中医调理,可以帮助老年糖尿病患者稳控血糖,提高生活质量,远离并发症的困扰。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应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