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生活水平和饮食结构改变,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上升。它影响孕妇健康,管理不善还会危及胎儿。本文将深入探讨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其风险因素,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助力孕妈拥有健康平安孕期。
1.妊娠期糖尿病全知道
妊娠期糖尿病是孕期常见疾病,对母婴健康影响大。了解其相关知识,对降低疾病及并发症风险意义重大。
2.风险因素复杂多样
妊娠期糖尿病指孕期首次出现或确诊的糖尿病,风险因素众多。年龄大于25岁、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饮酒)、工作压力大及长期处于高压环境,都可能增加患病几率。而且,患病风险与体重指数(BMI)呈正相关,BMI越高风险越大。孕前是糖尿病患者或患多囊卵巢综合症,妊娠时患病风险也显著上升,所以孕前要充分体检。此外,既往孕期患过妊娠期糖尿病、早产、曾娩出巨大儿等历史因素,也会使后续怀孕患病风险增加。
3.症状初期不易察觉
妊娠期糖尿病症状不明显,早期留意症状对预防病情发展很关键。早期可能出现频繁饮水、排尿,因体内糖分高,身体需排尿排糖。还可能感到异常疲劳、虚弱,口渴难耐,清晨恶心、呕吐。病情发展后,孕妇常感饥饿,即便进食多也无法缓解,还可能因尿糖浓度增加被发现,此时需立即诊断。症状因人而异,有家族糖尿病史或其他患病风险因素的孕妇,出现症状应立刻就医筛查。
4.诊断依据多方面
筛查和诊断妊娠期糖尿病很重要,标准依据包含临床试验和实验室检查。临床试验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一般在孕24-28周进行,有糖尿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早孕期即可做。实验室检查测空腹及服糖后1小时、2小时、3小时血糖。空腹血糖≥92mg/dl(5.1mmol/L),或任一时间血糖>140mg/dl(7.8mmol/L),可能患妊娠期糖尿病。诊断还要结合孕妇症状,如疲劳、多尿、口渴,体重增加过快、尿糖阳性的孕妇需警惕。注意,孕前就有糖尿病不算妊娠期糖尿病,而是孕前糖尿病。
5.对胎儿影响大
妊娠期糖尿病与胎儿关系密切。若血糖控制不好,会危害胎儿。母体血糖高,糖分进入胎儿体内转化为脂肪,导致胎儿增重过快,形成大体重儿。还可能影响胎儿生长发育,出现宫内发育迟滞甚至死胎。血糖控制不良,会增加新生儿低血糖、黄疸、呼吸困难等并发症发生率,也会使胎儿日后患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所以孕妇需良好控制血糖,保障胎儿健康。
6.管理控制有策略
管理与控制妊娠期糖尿病主要有饮食调整、体育锻炼和药物疗法。调整饮食是首选,应增加新鲜果蔬、全谷类等富含纤维食物,减少甜饮料、糖果等高糖食物。体育锻炼也很关键,孕妇可选择散步、游泳等对关节压力小的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若这两种方法效果不佳,医生可能推荐药物治疗。胰岛素是常用药物,无法通过胎盘,不影响胎儿。也有口服抗糖尿病药物如二甲双胍、磺脲类等,但孕妇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确保母婴安全。此外,孕妇要定期监测血糖,以便评价和调整治疗策略。
7.药物治疗有选择
当饮食和运动控制无法满足血糖控制需求时,会推荐药物治疗。胰岛素通过增加胰腺释放胰岛素、提高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帮助糖分解为能量来降低血糖。现有短效、中效、长效胰岛素,短效注射后15-30分钟起效,中效作用维持一天,长效保持24小时以上,注射频率和剂量依血糖控制情况而定。
8.结束语
妊娠期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孕期并发症,不仅对孕妇自身健康,也对胎儿的成长都带来一定的影响。了解它的风险因素,认清其症状,早期发现对于预防和治疗妊娠期糖尿病都至关重要。科学管理与控制策略,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药物治疗的运用,皆有益于医患共同应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妈们,针对妊娠期糖尿病,需要多做学习、多做了解,让的宝宝在最健康的环境中诞生,让平安、幸福陪伴每一个新生命的孕育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