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5月01日 星期四
中药熏蒸如何通过皮肤吸收实现全身调理?

作者:任玲

(四川省南充市第四人民医院女性整体康复中心)发布时间:2025-02-21 13:58:20737次浏览[发表证书]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逐渐提升,中医开始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中药熏蒸是一种常见的中医治疗与护理手段,那么中药熏蒸是如何通过皮肤吸收来实现全身调理的呢?这篇文章带给您答案。

1.什么是中药熏蒸?

中药熏蒸疗法,也称蒸汽疗法、中药雾化透皮疗法等,这一治疗手段是在中医药理论的基础上,将中药熬煮后形成的蒸汽对人体进行熏蒸,从而实现内外治疗,由表透里,舒筋通络,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等功效。中药熏蒸的历史十分悠久,《黄帝内经》中就有“摩之浴之”的论述,《理渝骄文》也提出了“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的理论,在汉朝著名中医张仲景书写的《伤寒论》中,中药熏蒸法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2.中药熏蒸如何通过皮肤吸收实现全身调理?

1)热效应。在采取中药熏蒸时,肌肤会直接受到中药蒸汽热力作用的影响,可达到舒筋活血、松弛筋骨、解除疲乏等功效。并且在热力的作用下,患者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加快,起到加快新陈代谢,促进排毒等功效,进而达到保健的目的。此外,在中医理论中,“风、寒、湿”等是导致疾病的主要因素,而热力作用可以很好地清除人体内的“风,寒,湿”邪所致的病,进而保障患者身体健康。

2)局部药物作用。在采取中药熏蒸治疗时,医护人员会对患者患病部位的直接熏蒸,药力将透过皮肤的渗透、运输、吸收,最终达到病变部位,进而达到解毒、散寒、消肿、抗炎等功效。与口服药物相比,中药熏蒸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利用让药物通过患者患病部位的肌肤直达病灶,能够避免药物对患者消化道的影响,降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比如说,如果患者为妇科疾病,可以通过洗剂、坐浴等方式进行治疗;如果患者为关节疾病,则可以利用中药熏蒸治疗机、足浴等方式进行治疗。

3)整体药物作用。在采取中药熏蒸治疗时,药物会通过皮肤、腧穴等游走于整个经络,并传入脏腑,并通过脏腑作用于全身,进而实现全身调理,改善患者机体功能。

3.中药熏蒸的适应人群

中药熏蒸的适应人群非常广泛,产科(满月产妇产后恢复身体者、产后抑郁者宫寒及准备受孕者)、内科疾病(比如:感冒、咳嗽、糖尿病、失眠等)、骨科疾病(比如: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退行性骨关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皮肤疾病(如:硬皮病、皮肤瘙痒症、痤疮等)、妇科疾病(比如:阴道炎、痛经)等都可以通过中药熏蒸进行治疗。除了治疗以外,中药熏蒸还可以起到保健的功效,比如舒缓运动疲劳、减肥、美容养颜、提高免疫力等。

4.中药熏蒸的注意事项

1)心脏病患者、癫痫病患者、精神病患者、生理期、有阴道出血者、过饥、过饱、醉酒者、高(低)血压、糖尿病患者不宜熏蒸。

2)在进行中药熏蒸时,在热力作用的影响下,身体毛孔会张开,所以在熏蒸结束后应当及时擦干身体。期间要避免空调、风扇直吹,也不要洗澡,应当避风保暖2小时左右。

3)正常情况下,中药熏蒸并不需要刻意控制饮食,但是最好不要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适当服用温开水、红糖水等。

4)不同人群有着不同的体质状况,所以在进行中药熏蒸时,不可以听信他人随意选择中药方剂。患者应当由专业中医师进行诊断,并配制符合自身身体情况与疾病的中药方剂,进而充分发挥中药熏蒸的作用。

5)在进行中药熏蒸时,应当密切关注自身身体情况,如果出现头晕、恶心、皮肤红肿、刺痛等情况时,应当及时停止中药熏蒸,以免对自身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在中药熏蒸时,也应当合理控制熏蒸的频率,如果以治疗性为主,可以将频率控制在一周2-3次;如果以保健性为主,可以将频率控制在1周一次,不要过度进行中药熏蒸,以免耗气伤津。

5.结束语

中药熏蒸安全有效,在进行中药熏蒸时,一定要咨询专业中医师,由中医师辨证后再进行调理,提高调理的有效性、针对性。此外,在疾病治疗中,还可配合其他治疗方式,比如药物治疗、针灸治疗等,以保障达到最佳调理效果,维护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