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5月01日 星期四
心脏也会“偷懒”? 带你认识窦性心动过缓

作者:李沄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宝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布时间:2025-02-21 17:34:42983次浏览[发表证书]

1.中医眼中的窦性心动过缓:心脏在“偷懒”,身体在报警

我们的心脏就像一台永不停歇的引擎,正常情况下每分钟跳动60-100次。但当它开始消极怠工,每分钟跳动不足60次时,我们就遇上了窦性心动过缓——简单说就是心脏的司令部窦房结偷懒了!

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常见于运动员、老年人或睡眠时,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但若伴随冠心病、心梗、心肌炎等疾病,就需要警惕了!

当心脏怠速过慢时,身体会亮起这些红灯:刚开始可能只是容易累、爬楼梯喘气,渐渐会出现头晕、胸口像压着大石头,严重时甚至会眼前一黑晕倒在地!

中医认为这是心肾能量炉火力不足导致的——心脏这个发动机缺少肾这个能量源的支持,再加上脾虚产生的淤泥(痰湿)和血管里的路障(瘀血),心脏自然越跳越没劲。根据临床症状表现,可将窦性心动过缓归属于中医学“心悸”“怔忡”“眩晕”“厥证”等范畴。病治疗上以益气温阳为主,痰湿者健脾化痰祛湿,瘀血者治以活血通脉。

2.辨证分型与治疗方案

1)心肾阳虚证

证候特点:心率缓慢,胸闷痞满,渴不欲饮,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形寒肢冷,恶心欲吐,流涎,舌淡胖,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细而滑。

病机分析:心阳虚衰,无力温养。脾肾阳虚,水饮内停,上凌于心,扰乱心神。

治法: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

方药:阳和汤、参附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真武汤之类。

2)气血两虚证

证候特点:心率缓慢伴头晕乏力,活动后加重。面色萎黄,失眠多梦,爪甲淡白。舌淡苔薄,脉细弱而迟。

病机分析:心血亏耗,心失所养,心神不宁。

治法:补益气血,养心复脉

方药:归脾汤加减

3)痰热内扰证

证候特点:心率缓慢,心悸,受惊易作,胸闷烦躁,失眠多梦,口干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病机分析:痰浊停聚,郁久化热,痰热扰心,心神不安。

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方药:温胆汤加减。

4)瘀阻心脉证

证候特点:心率缓慢,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痛如针刺,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或代。

病机分析:血瘀气滞,心脉瘀阻,血脉不畅,心阳被遏,心失所养。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方药:桃仁红花煎、血府逐瘀汤之类。

3.心脏养护四部曲——给怠工心脏加把劲

1)吃出心跳力——厨房里的“强心加油站”

心阳不振者可适当服用生姜、羊肉、桂圆温阳食物。气血两虚者可适当服用补血食材,如当归、红枣、阿胶、桑葚。痰瘀阻络者可适当服用化瘀之品,如山楂、黑木耳、玫瑰花、红花等。痰湿偏重者可用山药、莲子、薏米煲汤饮,及陈皮、山楂、茯苓泡茶饮。忌生冷瓜果、肥甘厚腻、过量咖啡因(加重痰湿与耗气)。

2)动出生机——唤醒身体的“小太阳”

身重易倦,动则生阳,要坚持运动,让体内的阳气升发,使气机通畅,才能促进痰湿的代谢运化,同时脾主肌肉,运动强健肌肉促使脾胃阳气满满,可通过适当快走、八段锦、易筋经等振奋元阳、通经活络。也可选择穴位按摩:每日按揉内关、膻中、关元穴。禁忌:避免剧烈运动,以微汗出、不疲劳为度。

3)养出好心情——给心脏装个“情绪稳压器”

情志失常是心悸发作的常见病因或诱因,同时现代研究认为神经因素在心脏心电学变化中起到重要的调节干预作用,因此需要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避免精神刺激和疲劳,宜常放松心情。

4)睡出黄金血——夜间的“心脏充电时间”

“昼则养阳,夜则养阴”,保证睡眠良好、充足对心律失常患者十分重要,以阴养阳,保证阴血得养,方使阳气充足畅通,故宜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避免劳累,并按时晨起锻炼,顺应阳气生发。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心动过缓的治疗绝非单纯“提高心率”,而是通过辨证重建心之阴阳平衡。以整体观为纲,既改善症状,更重塑机体自愈力。当然,如出现严重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导致较严重的血流动力学异常者,应当及时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必要时及时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