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月至9月,路边小巷,时常会飘来一股香喷喷的龙虾味,吃小龙虾成了一种流行。三五好友来上一盘五香的、麻辣的……小龙虾,再配上一瓶啤酒,便可畅谈整夜。然而生意火爆的小店内,并没有大量员工在清洗小龙虾。这都将归功于一种粉末状的化学原料,俗称“洗虾粉”。那么,洗虾粉究竟是什么?它对小龙虾以及我们的健康又有怎样的影响呢?今天,就带大家深入了解一下洗虾粉和小龙虾那些事儿。
1.小龙虾的习性
克氏原螯虾俗称小龙虾,为雌雄间性,具有生长快、繁殖力高、适应性广、食性杂等生物学特性。有挖洞穴居的习性,小龙虾对生长环境的选择性较低,能在湖泊、池塘和水田等严重污染的水体及污泥中均能生存繁殖。虾体不可避免的会有一定程度的淤泥与其它不洁物质存在。
2.什么是洗虾粉
“洗虾粉”用于改变小龙虾的感官效果,是一种以柠檬酸、亚硫酸盐或草酸为主要成分的白色粉末,同时还可能被非法添加一些未知的化合物,具有很高的食品安全风险。部分商家声称“洗虾粉”是一种食用碱说法是不正确,柠檬酸或草酸都是较强的有机酸,其中的柠檬酸等酸性成分,能够与小龙虾体表的一些污垢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其更易脱落;而亚硫酸盐等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可能对小龙虾的颜色等感官效果有一定改变,让清洗后的小龙虾看起来更加鲜亮,卖相更好。
3.“洗虾粉”清洗小龙虾存在食用安全风险
柠檬酸广泛存在自然界中,也可人工合成,人体正常代谢物质,对人体无直接危害,在化学清洗中是一种用于较广的强有机酸,但高浓度接触者可能引起湿疹或其他不适,长期过量食用含柠檬酸的食品,有可能导致低钙血症。根据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柠檬酸可以作为酸度调节剂、抗氧化剂在婴幼儿配方食品、浓缩果蔬汁(浆)等中,但不能用于鲜水产品。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亚硫酸盐主要作为漂白剂、防腐剂和抗氧化剂添加在水果干、腌制菜等中,鲜水产及制品仅限用于海水虾蟹类,不能用于小龙虾。使用亚硫酸盐清洗小龙虾后,可以检测到二氧化硫残留。在市场销售环节中,一旦洗虾粉使用过量或浸泡时间过长,将无法控制二氧化硫残留量,存在食用安全风险。
草酸酸性强,主要作为漂白剂,对人体危害大,长期微量摄入会在体内生成草酸钙沉淀导致结石,摄入量大时也会影响人体的酸碱平衡,严重者可致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草酸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当中添加使用。
4.怎么判断小龙虾有没有用“洗虾粉”洗过呢?
用“洗虾粉”洗过的小龙虾,往往看上去很干净,色泽也很光鲜,但虾钳很容易脱落,如果上桌的小龙虾颜色很鲜艳,虾钳普遍比较少,就需要注意了。
5.怎样吃小龙虾才健康
(1)挑选小龙虾:挑选体表干净、有光泽,虾壳较硬且富有弹性的。腹部是比较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挑选腹部干净、颜色较浅的。鲜活的小龙虾通常活力十足,当你用手触碰它时,它会迅速地弹动尾巴或者夹紧钳子。这样的小龙虾生长环境相对好些,相对更干净卫生,没有生病或者即将死亡。
(2)清洗小龙虾:买回小龙虾后,将其放在清水中,让它们先自由活动一段时间,使其吐出体内的泥沙等杂质,期间可以多换几次水,直到水变得相对清澈。用干净的刷子,轻轻刷洗小龙虾的背部、腹部、钳子等部位,把附着在上面的污垢彻底清除掉。小龙虾的内脏集中在头部,最好剪掉鳃和细爪的根部,同时去除虾线,进一步保证食用安全。
6.结语
小龙虾本身是一种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食材,只要我们正确挑选、清洗及合理烹饪,便可放心享受这道美食。同时,也希望相关监管部门持续加强对市场的监管,杜绝“洗虾粉”等违规产品的使用,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建议研究开发天然、安全、可食用的清洗剂或食品添加剂用于小龙虾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