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8月18日 星期一
儿童用药注意事项

作者:周青

成都城南金花医院 发布时间:2025-04-11 13:39:47906次浏览[发表证书]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生病用药在所难免。然而,儿童并非缩小版的成人,他们的身体器官尚未发育完全,对药物的吸收、代谢和耐受能力与成人存在显著差异。用药稍有不慎,不仅可能无法达到治疗效果,还可能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因此,了解儿童用药的注意事项,是每位家长的必修课。

1.精准把控剂量,拒绝“差不多”思维

药物剂量是儿童用药安全的关键。儿童的肝、肾等器官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较弱,如果用药剂量过大,药物在体内蓄积,容易引发不良反应,甚至导致中毒;剂量过小,则可能达不到治疗效果,延误病情。

家长切不可凭借经验或“差不多”的想法随意增减药量。一般来说,儿童用药剂量会根据年龄、体重或体表面积来计算。常见的计算方式有按体重计算,即每日(次)剂量=患儿体重(kg)×每日(次)每千克体重所需药量;按体表面积计算,相对更为精准,但计算较为复杂。

此外,许多儿童药物说明书会直接标注不同年龄段或体重对应的用药量,家长务必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若对剂量存在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切勿擅自做主。

2.谨慎选药,避开这些“雷区”

儿童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并非所有成人药物都能用于儿童。有些成人药物成分对儿童可能存在严重危害,例如含有可待因的止咳药,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禁用,因为可待因可能引起呼吸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还有尼美舒利,12岁以下儿童禁止使用,其可能导致肝脏损害。

家长在给孩子用药时,应优先选择儿童专用药物。这些药物在剂型、口味和剂量上都更适合儿童,比如儿童用的糖浆剂、颗粒剂,口感较好,便于孩子服用;同时,药物的剂量也经过精准设计,能更好地保障用药安全。如果没有儿童专用药,需要使用成人药物时,必须严格按照医嘱调整剂量,并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禁忌和不良反应。

3.正确服药时间,发挥药物最佳疗效服药时间对药物疗效有着重要影响。

不同的药物,根据其作用机制和特点,适宜的服药时间也不同。例如,饭前服用的药物,多是为了使药物不被胃内食物稀释,迅速进入肠道发挥作用,像一些胃黏膜保护剂、驱虫药等;饭后服用的药物,主要是为了减少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大多数的抗生素、止痛药等都适合饭后服用;而睡前服用的药物,如催眠药、泻药等,能更好地发挥其相应的功效。家长要严格按照医生或药品说明书规定的时间给孩子服药,养成规律的用药习惯。同时,注意服药间隔,不要因为孩子病情紧急就缩短服药时间,频繁给药,这样可能会导致药物在体内浓度过高,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4.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儿童在用药过程中,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停止用药,并尽快就医。有些孩子可能之前使用某种药物没有出现过敏,但再次使用时却可能发生过敏,因此每次用药都不能掉以轻心。

对于患有特殊疾病的儿童,如哮喘、癫痫、心脏病等,用药更需谨慎。这些孩子的身体状况较为复杂,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影响治疗效果或引发不良反应。家长在给孩子使用任何药物前,都应告知医生孩子的病史,以便医生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案。

此外,家长还需注意药物的储存条件。大部分药物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避光的地方,避免高温和潮湿。一些特殊药物,如疫苗、胰岛素等,需要冷藏保存,否则会影响药效。同时,要将药物放在孩子无法触及的地方,防止孩子误服。

儿童用药安全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忽视。家长们只有掌握正确的用药知识,谨慎对待孩子用药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让孩子在生病时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早日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