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8月18日 星期一
吃对食物,稳控血糖

作者:陆岚

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南宁市第十人民医院)发布时间:2025-04-11 16:35:24700次浏览[发表证书]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典型症状就是三多一少(吃多、喝多、尿多、消瘦)。在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1.2%,而饮食是管理控制糖尿病病人血糖的基石,是除了药物治疗外的重要手段。然而,许多患者对饮食方面仍存在很多困惑:什么食物能吃?什么食物不能吃?能吃多少量?。本文帮您详解糖尿病饮食的科学原则,帮助患者建立健康饮食模式。血糖控制目标:一般人群空腹血糖:4.4~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

<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

1.糖尿病饮食的核心原则

1)总能量控制:平衡摄入与消耗。目标:维持理想体重或逐步减重(超重者建议减重5%~10%)。计算方式:每日所需热量(kcal=(身高cm~105)×活动系数(轻体力劳动25~30,中体力30~35)。分配比例:碳水化合物50%~55%、蛋白质15%~20%、脂肪25%~30%(《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2》)。(2)低升糖指数(Low GI)饮食。原理:选择GI值≤55的食物,延缓葡萄糖吸收,避免餐后血糖剧烈波动。典型低GI食物:全麦面包(GI 45)、燕麦(GI 50)、苹果(GI 36)。误区澄清:南瓜GI虽高(75),但每百克仅含5g碳水,适量食用无需过度担忧。(3)膳食纤维:天然的“血糖缓冲剂”。推荐量:每日25~30g(普通人群仅摄入约10g)。作用机制:可溶性纤维(如魔芋、燕麦)形成凝胶延缓糖吸收;不可溶性纤维(如糙米)增加饱腹感。实用技巧:将主食的1/3替换为杂粮,每餐搭配200g绿叶蔬菜。

2.三大营养素的科学分配

1)碳水化合物:选对种类和量。

①优选清单。全谷物:燕麦、糙米、青稞、黑米(每餐50~75g)。薯类:山药、芋头(替代部分主食)。豆类:鹰嘴豆、红豆(富含抗性淀粉)。②慎选食物。精制米面:白米饭(GI 84)、糯米制品。高糖加工食品:含糖饮料、蛋糕。③黄金法则。每日主食总量控制在200~300g(生重);采用“混合膳食”模式:如米饭+杂豆+蔬菜。(2)蛋白质:优质来源是关键。①推荐摄入。动物蛋白:鱼类(每周≥2次)、鸡胸肉、鸡蛋(每天1个)。植物蛋白:豆腐(每日100~150g)、纳豆。②注意事项。肾功能异常者需限制蛋白质总量(0.6~0.8g/kg体重);避免加工肉制品(香肠等)。(3)脂肪:优化脂肪酸比例。①健康脂肪。单不饱和脂肪酸:橄榄油、牛油果(每日食用油≤25g);ω~3脂肪酸:三文鱼、亚麻籽(抗炎、改善胰岛素抵抗)。②严格限制。反式脂肪:植脂末、代可可脂巧克力;饱和脂肪:动物皮脂、椰子油。

3.糖尿病患者饮食实操技巧

1)分餐制与进餐顺序。“3+2”分餐法:3顿主餐(每餐七八分饱)+2次加餐(如上午10点、下午4点)。进餐顺序:汤→蔬菜→蛋白质→主食(可降低餐后血糖峰值30%)。(2)外食选择策略。

①中餐馆。优选清蒸鱼、白灼虾、凉拌木耳;避免勾芡类菜肴(如鱼香肉丝)。②快餐店。选择汉堡(去酱)+蔬菜沙拉;拒绝薯条、含糖碳酸饮料。(3)特殊场景应对。低血糖急救:立即服用15g速效糖(如4片葡萄糖片),15分钟后复测血糖。节日聚餐:提前摄入100g绿叶蔬菜,用无糖豆浆替代酒类。

4.破除常见饮食误区

误区一:“无糖食品”可以随意吃。真相:无糖饼干仍含大量淀粉和油脂,升

糖效果可能高于普通馒头。误区二:“吃苦瓜、南瓜能降糖”。科学解释:食物仅有辅助作用,不能替代药物治疗。误区三:

“糖尿病患者不能吃水果”。正确做法:选择低GI水果(草莓、樱桃)且每日总量≤200g,在两餐之间食用。

5.个性化食谱示例(1600kcal/日)

早餐(730):杂粮粥(燕麦30g+小米20g);水煮蛋1个;凉拌黄瓜150g;加餐(1000):无糖酸奶100g+蓝莓50g;午餐(1230):糙米饭80g(生重);清蒸鲈鱼100g;蒜蓉西兰花200g;紫菜豆腐汤(豆腐50g);加餐(1530):核桃2+西红柿1个。晚餐(1830);荞麦面60g(生重);鸡胸肉炒木耳(鸡胸肉80g+木耳50g);清炒菠菜200g

糖尿病作为一种长期慢性疾病,对我们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糖尿病饮食管理的本质是建立可持续的健康生活方式,而非机械化的禁忌清单。患者应结合自身血糖反应、文化饮食习惯制定合适自身的饮食方案。如血糖在合理的饮食控制下仍高于目标值,建议及时就医,听取专科医生意见,积极配合相关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