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8月17日 星期日
胆道术后 T 管引流的护理与预防

作者: 周鑫妹

通用医疗三六三医院发布时间:2025-04-11 10:25:11959次浏览[发表证书]

胆道手术于胆囊切除、胆管成形术、胆道梗阻等胆道疾病的治疗中扮演重要角色。T管引流为术后有效的管理措施,被广泛应用于胆道术后患者的护理中。T管可有效引流胆汁,将胆道内的压力减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同时可帮助医务人员实施监测胆道功能。但是T管维护、护理工作亦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胆道术后T管引流的护理要点,旨在提高胆道术后患者护理质量、安全性。

1.T管引流的基本原理

手术将T形管道放置于胆道中,一端深入胆总管,另一端经腹壁引出体外。术后,T管可引流胆汁,降低胆汁淤积的风险以及胆道内压力,加速胆道愈合与恢复。与此同时,T管为胆道和外界的重要桥梁,有助于医务人员观察、收集胆汁,密切监测胆道的工作,及时发现、处理胆瘘、胆道梗阻等异常情况,为胆道术后护理、治疗有重要依据。

2.T管引流的术后护理要点

1)引流管的固定与管理。稳妥地固定引流管为T管引流术后护理的首要任务,保证引流管不受外力牵拉、压迫、扭 曲,以免胆汁引流不畅、引流管脱落。于引流管固定过程中,应当应用医用胶布、专用固定装置进行固定,维持引流管低位引流的状态,降低逆流感染风险。每日对引流管固定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更换潮湿、松动的纱布,保证引流管始终维持畅通、稳固的状态。除此之外,对引流管周围的皮肤情况进行观察,避免因长期受压、分泌物刺激导致皮肤炎症、皮肤破损。(2)引流管通畅性维护。在T管引流术后护理工作中,维持引流管畅通性有重要意义。通过定期挤压引流管,检查其是否有受压、扭曲、堵塞情况,保证胆汁可顺利引出。若发现有引流不畅的情况,应当及时排查原因,并且通过冲洗、负压吸引等方式处理。对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引流量等进行密切检查,为患者术后病情评估提供重要参考。维持引流袋的清洁度,定期更换引流袋,以降低逆行感染风险。若引流管有堵塞情况,可应用生理盐水低压冲洗,注意控制冲洗的压力,以免损伤胆管壁;对冲洗量、回流量进行详细记录,保证冲洗的效果。若冲洗以后仍然无法解决堵塞的问题,应当及时通过内镜、手术等方法 处理。(3)患者体位与活动的管理。胆道术后患者的体位、活动对其康复进程有重要意义。为保证T管引流的有效性,患者需采取合适的体位,以半卧位、斜坡卧位为主,以促进胆汁引流,将胆汁逆流风险减小,同时该体位可减轻腹部压力,将引流管受压风险减小。活动过程中,密切指导、监督,以免活动不当导致引流管移位、脱落;于术后初期阶段,注意控制患者的活动量,伴随病情稳定、机体康复,适当增加活动量。

3.预防和处理并发症

1)感染风险的防控。胆道术后T管引流区域可以为细菌的入侵提供潜在的途径,为降低感染风险,医护人员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定期实施引流区域的清洁与消毒工作,维持伤口的干燥、清洁状态,降低感染风险。对患者的体温、血常规指标进行密切监测,一旦出现感染迹象,需及时应用抗生素,以控制感染扩散,保障患者的安全。除此之外,医护人员需将患者、家属的健康宣教力度增强,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自我管理能力,使其可以积极参与术后感染防控工作。(2 出血的监测与应对。出血为胆道术后T管引流过程中潜在、严重的并发症,为保证患者的安全,医护人员应当持续监测出血的风险。手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判断其体内是否有出血情况;检查引流液颜色、形状、引流量,若发现引流液当中有血液成分,需要警惕是否有出血情况。对于出现出血症状者,应向上级医生详细汇报患者的相关情况,以便于医务人员制定个性化治疗对策。遵医嘱为患者应用止血药物,以积极控制出血症状,于止血过程中,持续监测其生命体征,保证止血措施的有效性。除此之外,若患者的出血症状严重,可考虑通过输血的方式,补充血容量,以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性。

4.小结

在胆道术后患者机体康复过程中,T管引流有重要作用。通过精细化护理管理措施,可有效预防、处理相关并发症,且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将引流管固定和管理力度加强,保证引流畅通性,以预防感染、出血等并发症。总之,T管引流护理为胆道术后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