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8月16日 星期六
如何科学促进植物人状态苏醒:日常护理指南

作者:杨茂源

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发布时间:2024-12-20 14:26:401277次浏览[发表证书]

植物人状态,医学上称之为“植物状态”,是一种严重的脑功能障碍表现,患者虽丧失意识活动,但维持着基本的生命体征,如自主呼吸和心跳。面对这类患者,科学的日常护理与医疗辅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旨在促进患者意识的恢复和身体机能的提高。以下将从深化日常护理及结合医疗辅助手段两方面,详细阐述如何科学促进植物人状态的苏醒。

深化日常护理

1.保持身体清洁与舒适

1)预防褥疮:植物人患者长期卧床,皮肤易受压迫导致褥疮。因此,定时翻身成为预防褥疮的关键措施,建议每2小时翻身一次,并使用气垫床或减压垫减轻身体压力。翻身时动作轻柔,避免拖拽,每次翻身时轻轻叩打臀部及背部,促进血液循环。(2)皮肤清洁:每日用温水擦浴身体,特别关注颈部、腋窝、腹股沟等易出汗部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对于无法自主清洁口腔的患者,每天早晚使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清洗口腔,进食后亦需清洁,以防感染。(3)眼部护理:定时用生理盐水湿润眼球,轻轻擦拭眼部分泌物,防止眼部感染和角膜损伤。

2.合理营养支持

高蛋白、低脂肪饮食:植物人患者能量消耗大,需给予充足的高蛋白、低脂肪、高热量及足量维生素和水分。食物中应包含鸡蛋、瘦肉、牛奶等高蛋白食物,以及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食物需打磨成糊状,经口或鼻饲管喂食,鼻饲液温度控制在38-40℃,鼻饲后保持头部抬高30-60分钟,防止食物反流。

3.加强呼吸道管理

促进痰液排出: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拍背时,手指并拢,稍向内合掌,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轻拍打背部两侧。保持病房空气清新,定期通风换气,维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

4.康复训练

预防肌肉萎缩与关节僵硬:虽然患者处于无意识状态,但适当的康复训练对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至关重要。每天定时扶患者起床坐于床上,或被动固定在起立平台上站立一段时间。对患者的肢体进行被动运动,包括屈伸、旋转、按摩等,也可使用辅助器具如空气压力波治疗仪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5.提供感官刺激

多感官刺激:给患者播放熟悉的音乐、亲人的声音等,刺激听觉;用不同气味的物品如鲜花、香水等刺激嗅觉;用柔软的毛刷轻轻刷患者的皮肤,刺激触觉。这些刺激有助于维持患者与外界的联系,促进意识恢复。

6.创造良好环境

病房环境:保持病房安静、整洁、舒适,室内光线柔和,避免强光刺激。室温、湿度适中,可摆放绿植或鲜花增添生机。定期消毒杀菌,预防交叉感染。

医疗辅助手段

1.高压氧治疗

1)机制与作用:高压氧治疗通过提高血液和组织中的氧含量,促进脑细胞的修复和再生,从而有助于植物人状态的苏醒。高压氧环境能够加速受损脑组织的氧合过程,减轻脑水肿,改善脑循环,为神经功能的恢复创造有利条件。(2)实施方法:在专业医疗人员的指导下,将患者置于高压氧舱内,通过调节舱内压力和氧气浓度,达到治疗目的。治疗周期和频率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生制定。

2.脑电刺激仪

1)机制与作用:脑电刺激仪通过向大脑发送微弱电流,刺激神经元的活动,促进大脑功能的恢复。这种治疗方法能够改善脑细胞的代谢状态,增强神经网络的连接,有助于唤醒处于植物状态的患者。(2)实施方法:脑电刺激仪的使用需在专业医疗人员的操作下进行。治疗前需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以确定治疗方案。治疗时,将电极贴附于患者的头皮上,通过仪器发送微弱电流进行刺激。治疗周期、频率和强度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生调整。

家属配合与心理支持

家属在植物人患者的护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属需密切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工作,遵医嘱给患者服药、进食、翻身等。家属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和支持,经常与患者交流、呼唤患者的名字、讲述家庭琐事等,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怀。家属也需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结语

科学促进植物人状态苏醒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需要医疗团队、家属和患者的共同努力。通过深化日常护理、结合医疗辅助手段以及家属的积极配合与心理支持,可以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和治疗,促进其意识的恢复和身体机能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