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8月02日 星期六
儿科护理基础:如何正确测量儿童体温

作者:李胜秋

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4-25 15:16:38912次浏览[发表证书]

引言

儿童体温测量是儿科护理中最基础、最频繁的操作之一,体温是家长和医护人员判断儿童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然而,由于儿童生理特点与成人存在差异,加之不同测量工具和方法的适用性不同,许多家长和护理人员在操作中存在误区,可能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影响对病情的判断。本文将从儿童体温的生理特点、常用测量工具、操作规范、注意事项等方面,系统讲解如何科学、安全地为儿童测量体温。

1.儿童体温的生理特点与临床意义

(1)儿童体温调节的特殊性。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尤其是新生儿和婴幼儿,其体温容易受环境温度影响。例如,早产儿的棕色脂肪较少,产热能力弱;而婴幼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散热更快。这些特点使得儿童体温波动范围较成人更大,正常体温范围需根据年龄和测量部位综合判断。(2)儿童正常体温范围。腋温:36.0~37.0℃。口腔温:36.3~37.2℃。直肠温:36.6~37.8(最接近核心体温)。耳温:与直肠温接近,但因设备差异需参考说明书。注意:儿童基础体温可能略高于成人,且运动、进食、哭闹后体温短暂升高属于正常现象。(3)发热的定义与分级。低热:37.5~38.0℃。中热:38.1~39.0℃高热:39.1~41.0℃。超高热:41.0℃。准确测量体温是判断发热程度的关键,直接影响后续护理决策(如是否用药、何时就医)

2.常用体温测量工具的选择与对比

(1)玻璃水银体温计。优点:测量准确、成本低。缺点:易破碎(水银有毒)、测量时间长(5~10分钟),不适合不配合的儿童。适用场景:家庭备用,建议选择电子体温计替代。(2)电子体温计。优点:安全、测量快(30~1分钟)、可测腋温/口温/肛温。缺点:需定期校准电池耗尽可能影响准确性。推荐人群:所有年龄段儿童,尤其是婴幼儿。(3)红外线耳温枪。优点:1~3秒快速测量,适合哭闹儿童。缺点:耳垢或操作不当(未对准鼓膜)会导致误差,6个月以下婴儿耳道狭窄慎用。适用场景:医疗机构或紧急情况。(4)额温枪。优点:非接触式,适合筛查(如幼儿园晨检)。缺点:受环境温度影响大,准确性较低,不推荐作为医疗判断依据。结论:家庭护理首选电子体温计,医疗机构可结合耳温枪;避免使用水银体温计。

3.不同部位的规范操作步骤

(1)腋温测量法(最常用)。适用年龄:全年龄段,尤其新生儿。步骤:擦干腋下汗液;将体温计探头置于腋窝顶端,紧贴皮肤;手臂夹紧,电子体温计待蜂鸣后取出;测量时间:电子体温计约1分钟,水银计需5~10分钟。注意事项:避免在洗澡、运动后立即测量。(2)直肠测温法(最准确)。适用年龄:0~3岁婴幼儿。步:患儿取俯卧位,安抚情绪;体温计涂润滑剂(如凡士林);插入肛门1~2.5cm(婴儿1cm,幼儿2cm);电子体温计蜂鸣后取出,清洁消毒。禁忌:腹泻、肛周破损、免疫缺陷患儿避免使用。(3)耳温测量法。适用年龄:6个月以上儿童。步骤:将耳廓向后上方轻拉(1岁以下向后下方);探头对准鼓膜方向,确保密封耳道;按下测量键,1~3秒显示结果。误差控制:双耳测量取高值,避免耳垢阻塞。(4)口腔测温法。适用年龄:5岁以上能配合的儿童。步骤:测量前30分钟禁食、禁饮;舌下含住探头,闭口用鼻呼吸;电子体温计蜂鸣后取出。禁忌:意识不清、咳嗽剧烈者禁用。

4.结语

准确测量儿童体温是一项需要耐心与技巧的基础技能。家长和护理人员需掌握科学的操作方法,结合儿童个体特点灵活选择工具,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误判。当体温异常时,需冷静分析,必要时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为儿童健康筑起第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