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8月06日 星期三
儿童骨折护理:从急诊到康复的全程管理

作者:肖雪莲

南充市中医医院 南院区儿童骨科 发布时间:2025-04-25 11:51:441016次浏览[发表证书]

儿童时期是骨骼快速生长的阶段,由于活动量大、自我保护意识较弱,骨折在儿童中较为常见。据统计,儿童骨折约占所有儿科急诊病例的10%~25%。与成人不同,儿童的骨骼具有独特的生理特点,如骨膜较厚、愈合能力强,因此在护理和治疗上需要特殊关注。本文将从急诊处理、诊断、治疗、家庭护理到康复训练,全面介绍儿童骨折的全程管理,帮助家长和医护人员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

1.儿童骨折的特点

儿童的骨骼尚未完全成熟,具有以下特点:(1)骨骼柔韧性高:儿童骨骼的有机物含量较高,因此比成人骨骼更具韧性,常发生“青枝骨折”(不完全断裂,类似嫩枝弯曲)。(2)骨膜较厚:儿童的骨膜较厚且血供丰富,骨折后愈合速度较快,但也可能因过度生长导致畸形愈合。(3)骨骺损伤风险:骨骺是骨骼生长的关键部位,若骨折累及骨骺,可能影响骨骼发育,导致肢体长短不一或畸形。

2.急诊处理:黄金时间的关键措施

当儿童发生骨折时,家长或监护人应迅速采取以下措施:(1)初步判断与固定。观察症状:骨折通常表现为剧烈疼痛、肿 胀、畸形、活动受限,严重者可能出现皮肤破损(开放性骨折)。临时固定:使用夹板、硬纸板或绷带固定患肢,避免移动骨折端,减少二次损伤。冰敷消肿:用冰袋(包裹毛巾)冷敷患处15~20分钟,减轻肿胀和疼痛。(2)紧急送医。若出现开放性骨折(骨头刺破皮肤),需立即就医,避免感染。若儿童无法移动肢体或出现休克症状(面色苍白、脉搏弱),应拨打急救电话。

3.医院诊断与治疗

在医院,医生会通过以下步骤确定骨折类型并制定治疗方案:(1)影像学检查。X光检查:最常用的方法,可明确骨折位置和类型。CTMRI:适用于复杂骨折或疑似骨骺损伤的情况。(2)治疗方式。根据骨折的严重程度,治疗方式可分为:①保守治疗(非手术):适用于无移位或轻微移位的骨折,常用方法包括:石膏固定:通常需佩戴4~8周,定期复查X光观察愈合情况。牵引治疗:适用于某些下肢骨折,通过持续牵引使骨骼复位。②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移位、开放性骨折或骨骺损伤,常见方法包括:内固定(钢板、钢钉):稳定骨折端,促进愈合。外固定 支架:适用于严重粉碎性骨折或感染风险高的病例。

4.家庭护理:促进骨骼愈合的关键

骨折治疗不仅依赖医院,家庭护理同样重要。家长需注意以下几点:(1)观察患肢情况。血液循环:若手指或脚趾发紫、麻木,可能石膏过紧,需及时就医调整。皮肤护理:避免石膏内潮湿,防止皮肤溃烂。(2)疼痛管理。按医嘱服用止痛药(如布洛芬),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可能增加出血风险)。抬高患肢,减少肿胀。(3)营养支持。补钙:牛奶、奶酪、深绿色蔬菜富含钙质,促进骨骼修复。维生素D:适当晒太阳或补充维生素D,帮助钙吸收。

5.康复训练:恢复功能的关键阶段

骨折愈合后,康复训练至关重要,可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1)早期康复(拆除固定后)。被动活动:由家长或康复师帮助轻柔活动关节。热敷按摩: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僵硬。(2)中期康复(2~4周后)。主动运动:鼓励儿童进行非负重练习,如握拳、抬腿。水疗:水中浮力可减轻关节负担,适合下肢骨折恢复。(3)后期康复(完全负重阶段)。逐步增加运动量:如骑自行车、游泳,避免剧烈冲撞运动。定期复查:确保骨骼正常生长,防止畸形愈合。

6.预防儿童骨折的措施

1)加强安全教育:教导儿童运动时注意防护,避免高风险动作。(2)佩戴护具:骑自行车、滑板时使用护膝、护腕。(3)均衡饮食:保证钙和维生素D摄入,增强骨骼强度。

7.结语

儿童骨折的全程管理涉及急诊处理、医疗干预、家庭护理和康复训练,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家长应掌握基本急救知识,配合医生治疗,并关注儿童的长期康复,确保骨骼健康发育。通过科学的护理和预防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减少骨折对儿童成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