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8月04日 星期一
细菌鉴定的关键步骤

作者:杨波

高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4-25 13:59:02696次浏览[发表证书]

细菌鉴定是微生物学、医学和生物技术等领域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准确鉴定细菌的种类,可以帮助诊断疾病、指导抗生素使用、监测食品安全以及研究环境微生物群落。细菌鉴定的过程涉及多个关键步骤,包括样本采集、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分子生物学技术及质谱分析等。

1.样本采集与处理

细菌鉴定的第一步是获取高质量的样本。样本来源广泛,包括临床标本、环境样本以及食品样本等。采集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无菌操作:避免样本被其他微生物污染。(2)样本保存:某些细菌对温度敏感,需冷藏或使用特殊保存液。(3)样本预处理:如痰液需液化处理,血液需增菌培养以提高检出率。

2.分离培养

细菌通常以混合形式存在,因此需要通过培养方法分离单一菌落。常用的培养基包括:(1)普通培养基:适用于大多数细菌。(2)选择性培养基:仅允许特定细菌生长。(3)鉴别培养基:可通过菌落颜色或溶血现象区分细菌。培养条件(温度、氧气需求、pH等)也需根据目标细菌调整。例如:(1)需氧菌:在普通大气条件下培养。(2)厌氧菌:需在无氧环境中培养。(3)微需氧菌:需低氧环境。

3.形态学观察

细菌的形态特征是初步鉴定的重要依据,包括:(1)菌落形态。大小:如针尖状(链球菌)或大而扁平(枯草芽孢杆菌)。颜色: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呈金黄色,铜绿假单胞菌呈绿色。边缘:光滑、锯齿状或蔓延生长。(2)显微镜观察。革兰染色:将细菌分为革兰阳性(紫色,如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红色,如大肠杆菌)。特殊染色:如抗酸染色(结核分枝杆菌)、芽孢染色(炭疽芽孢杆菌)。细胞形态:球菌(如链球菌)、杆菌(如大肠杆菌)、螺旋菌(如钩端螺旋体)。

4.生化试验

生化试验通过检测细菌的代谢特性进行鉴定,常见方法包括:(1)糖发酵试验。检测细菌能否发酵特定糖类并产酸/气,如:乳糖发酵:大肠杆菌(+vs沙门氏菌(-)。葡萄糖氧化/发酵试验(O/F试验):区分需氧菌和厌氧菌。(2)酶活性检测。过氧化氢酶试验:区分葡萄球 菌(+)和链球菌(-)。氧化酶试验:用于鉴定假单胞菌(+)。尿素酶试验:幽门螺杆菌(+)可分解尿素产氨。(3)其他试验。吲哚试验:检测色氨酸代谢(大肠杆菌+)。硫化氢产生试验:如沙门氏菌(+)。凝固酶试验: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现代实验室通常使用自动化系统快速完成多项生化检测。

5.分子生物学技术

传统方法有时难以区分相近菌种,分子生物学技术提供了更高精度的鉴定手段:(1PCR(聚合酶链式反应)。16S rRNA基因测序:细菌的“分子条形码”,可鉴定到属或种水平。特异性基因检测:如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IS6110序列。(2)荧光原位杂交(FISH)。使用荧光标记的核酸探针直接检测样本中的细菌。(3)全基因组测序(WGS)。适用于研究细菌的毒力基因、耐药基因及进化关系。

6.质谱技术(MALDI~TOF MS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快速鉴定技术:(1)原理:通过检测细菌蛋白质指纹图谱与数据库比对。(2)优势:可在几分钟内完成鉴定,准确率高,成本较低。(3)应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常规鉴定。

7.血清学与免疫学方法

某些细菌可通过抗原~抗体反应鉴定:

1)凝集试验:如沙门氏菌的O抗原检测。(2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菌毒素(如艰难梭菌毒素)。(3)免疫荧光:用于军团菌、衣原体等检测。

8.药敏试验

鉴定细菌后,常需进行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治疗:(1)纸片扩散法(K-B法):测量抑菌圈大小判断敏感性。(2)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如E试验或自动化仪器(VITEKPhoenix)。

9.总结

细菌鉴定是一个多步骤、多技术结合的过程。传统方法(培养、染色、生化试验)仍是基础,而现代技术(质谱、分子生物学)大大提高了鉴定的速度和准确性。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和测序技术的发展,细菌鉴定将更加高效和智能化,为医疗、农业和环境科学提供更强支持。

通过系统掌握这些关键步骤,研究人员和临床实验室能够更准确地识别细菌,为疾病诊断、抗生素合理使用及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