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8月03日 星期日
输液港护理的“3 要 3 不要”:洗澡、运动、穿衣的避坑指南

作者:曾慧

资中资州医院 发布时间:2025-04-25 14:26:091014次浏览[发表证书]

引言:小装置,大作用

在肿瘤化疗、长期输液治疗中,输液港(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正成为越来越多患者的“生命通道”

这个埋在皮肤下的小装置,既能避免反复扎针的痛苦,又降低了感染风险。但很多患者对它既依赖又陌生:洗澡时会不会进水?运动时会不会移位?穿衣时会不会摩擦?

据统计,规范护理可使输液港并发症发生率降低70%。今天,我们就用最易懂的方式,解读输液港日常护理的“33不要”原则,帮助您避开那些容易被忽视的“坑”

1.认识你的输液港:皮下“隐形港口输液港由两部分组成:(1)注射座:钛合金或塑料材质,约硬币大小,植入锁骨下胸壁。(2)导管:柔软硅胶管,连接注射座与中心静脉。一次植入可安全使用5年以上,每月只需维护1次。但要想让它长期稳定工作,日常护理至关重要。

2.洗澡的“要”与“不要”

(1)要这样做。①拆线后即可正常淋浴:术后7~10天伤口愈合后,洗澡不再受限。温水冲洗反而能保持植入区域清洁。②使用中性沐浴露轻柔清洁:避开注射座用力揉搓即可,无需特别避开该区域。③洗完立即擦干:用干净毛巾轻拍吸水,尤其注意注射座周围褶皱处。(2)不要这样做。①禁止泡澡/游泳:浸泡会使角质层软化,增加细菌侵入风险。需等到医生评估端口完全愈合(通常术后1个月))避免高压水流直冲:花酒不要对准注射座近距离冲击,可能导致局部组织损伤。③忌用搓澡巾摩擦:粗糙材质可能刺激皮肤,引发非感染性炎症。

3.运动的“要”与“不要!

(1)要这样做。①坚持适度上肢活动:如刷牙、梳头等日常动作能预防肩关节僵硬,促进血液循环。②选择低冲击运动:散步、太极、固定自行车等都是安全选择,运动时心率不超过(220-年龄)x60%。③运动前检查管路:触摸确认注射座无移位,皮肤无红肿再开始活动。(2)不要这样做。①禁止剧烈胸肩运动:羽毛球、篮球、举重等可能造成导管扭曲或断裂。特别要避免突然的挥臂动作。②避免背包带压迫:双肩包带正好压在注射座上,长期摩擦可能导致皮肤破损。③忌长时间同一姿势:如持续低头看手机超过30分钟,可能使导管尖端位置微移。专业建议:游泳运动员等特殊人群,可在治疗间歇期经医生评估后暂时拔除导管。

4.穿衣的“要”与“不要”

(1)要这样做。①首选棉质宽松衣物:天然材质减少静电,宽松剪裁避免压迫。推荐开衫式设计,便于输液操作。②冬季加穿保暖内衣:突然的寒冷刺激可能引起血管痉挛,影响输液通畅度。③女性可选运动型内衣:无钢圈、宽肩带款式能均匀分散压力,比传统文胸更舒适。(2)不要这样做。①避免粗糙材质:羊毛衫、牛仔布等硬质面料直接摩擦可能造成皮肤角化过度。②忌紧身束缚:过紧的胸罩或背带可能压迫注射座,引发疼痛甚至导管闭塞。③不要自行粘贴敷料:非治疗期额外贴胶布可能引起皮肤过敏,常规情况下保持干燥裸露即可。贴心提示:在注射座对应衣物内侧缝制软棉布衬垫,能有效减少摩擦不适。

5.特别注意事项:三大危险信号

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医:(1)注射座区域发红发热(感染征兆)(2)肩颈部突然肿胀(可能导管移位)(3)输液时剧烈胸痛(警惕导管相关血栓)6.心理调适:与身体“新成员”和平共处

很多患者初期会对体内的异物产生焦虑。建议:(1)给输液港起个昵称(如“能量加油站”)(2)每天轻轻触摸1分钟建立熟悉感。(3)加入病友互助群分享护理经验。

结语:智慧护理,让生命通道更畅通输液港不是生活的限制器,而是治疗的助力器。记住这些简单的“33不要原则,您完全可以:(1)清晨淋浴神清气爽(2)午后散步享受阳光。(3)夜晚安睡无拘无束。

正如一位带港5年的患者所说:“它早已成为我身体的一部分,像手表一样自然存在。”科学护理的本质,正是为了让医疗装置与日常生活温柔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