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8月03日 星期日
关注泌尿结石:形成原因、症状及预防方法

作者: 刘小林

江油市第二人民医院发布时间:2025-04-25 14:41:36713次浏览[发表证书]

泌尿结石,这个看似不陌生却又常常被人们忽视的健康问题,在泌尿系统疾病中占据着相当高的比例,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了解泌尿结石的形成原因、症状以及预防方法,对于我们预防和应对这一疾病至关重要。

1.泌尿结石的“庐山真面目”

泌尿结石也称尿路结石、尿石症,是泌尿系统各部位结石病总称。依部位分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结石成分多样,像草酸钙、磷酸钙等。不同成分结石在病因、治疗及预防措施上均有差异。

2.泌尿结石是如何形成的

1)代谢异常。人体代谢功能问题是泌尿结石形成的关键因素。像钙代谢异常,血中钙过高时,多余钙在尿路沉积成石;草酸代谢异常,草酸生成或吸收过多,与钙结合结晶成石。另外,尿酸、胱氨酸等代谢异常,同样会引发对应成分的泌尿结石。

2)局部因素。泌尿系统局部状况可促进结石形成。尿路梗阻,如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等致尿液潴留,成石物质易结晶沉淀;泌尿系统感染时,细菌促使物 质沉积成石;长期留置导尿管等异物,会使尿液晶体附着,最终形成结石。

3)饮食因素。饮食对泌尿结石形成影响重大。过多食用菠菜等富含草酸食物,会提高草酸钙结石风险;高动物蛋白饮食改变尿液成分,利于结石生成;水分摄入不足致尿液浓缩,成石物质浓度升高,易析出结晶,进而引发泌尿结石。

4)药物相关因素。某些药物也可能导致泌尿结石。比如氨苯蝶啶、磺胺类药物等,它们在尿液中的溶解度较低,容易在尿路中析出形成结石。长期服用这些药物的患者,结石的发病几率相对较高。

3.泌尿结石的症状表现

1)疼痛。疼痛是泌尿结石的常见症状。肾结石患者多有腰部或上腹部隐痛、钝痛,由结石刺激肾盂黏膜所致。结石移动至输尿管引发痉挛时,会出现剧烈绞痛,疼痛沿输尿管向下放射,患者痛苦不堪,还常伴有恶心、呕吐等表现。

2)血尿。血尿也是泌尿结石的常见症状之一。结石在尿路中移动时,会损伤尿路黏膜,导致黏膜出血,血液混入尿液中,使尿液呈现淡红色、洗肉水样或鲜 红色。血尿的程度不一,有的患者可能只是在显微镜下才能发现尿液中有红细胞,而有的患者则会出现肉眼可见的血尿。

3)尿频、尿急、尿痛。当结石合并泌尿系统感染时,患者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这是因为结石刺激尿路黏膜,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膀胱黏膜敏感性增加,从而出现这些症状。

4)排尿困难。如果结石位于膀胱或尿道,可能会导致排尿困难。患者会出现排尿费力、尿线变细、射程变短,甚至尿潴留等情况。膀胱结石患者在排尿过程中,结石可能会随着尿液移动堵塞尿道内口,造成排尿中断,患者需要改变体位后才能继续排尿。

4.如何预防泌尿结石

1)增加水分摄入。多喝水是预防泌尿结石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每天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使尿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这样可以稀释尿液,降低各种成石物质的浓度,减少结晶沉淀的机会。建议饮用白开水,避免过多饮用含咖啡因、草酸的饮料,如咖啡、浓茶等。

2)调整饮食结构。保持均衡饮食 对预防结石意义重大。要减少菠菜等高草酸食物摄入,适量摄取蛋白质,避免高动物蛋白食物。多吃柑橘类水果,补充枸橼酸盐抑制结石形成。注意钙摄入,适量钙能减少草酸吸收,不过也不可过量补钙。

3)积极治疗相关疾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痛风、泌尿系统感染等病患者,需积极治疗原发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致血钙升高易成结石;痛风患者尿酸高,要控尿酸防结石;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应根治感染,避免因感染引发结石。

4)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尤其是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可以早期发现泌尿系统的一些异常情况,如结石的萌芽状态。对于有泌尿结石家族史、长期从事高温作业等高危人群,更要定期体检,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泌尿结石虽然是一种常见疾病,但通过我们对其形成原因、症状的了解,以及采取有效的预防方法,很多泌尿结石是可以预防的。希望大家能够重视泌尿结石的预防,关注自身泌尿系统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让泌尿结石远离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