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8月02日 星期六
鼻塞总不好,苍耳子散合桂枝汤,中医双剑合璧通鼻窍

作者:牟太清

合江县大桥中心卫生院(合江县第四人民医院)中医内科 发布时间:2025-05-09 15:44:38959次浏览[发表证书]

晨起被堵得透不过气的鼻腔,夜晚因鼻塞辗转难眠的痛苦,相信是许多慢性鼻炎患者的日常写照。当西药滴鼻剂效果渐弱、手术治疗又心存顾虑时,中医经典方剂的巧妙组合或许能带来新希望。苍耳子散与桂枝汤这对“黄金搭档”,凭借千年传承的智慧,正在为无数被鼻塞困扰的患者重新打开呼吸的通道。

1.鼻塞根源:中医视角下的“鼻窍受阻”

在中医理论中,鼻为肺之窍,与外界相通,最易受外邪侵袭。反复鼻塞多由正气不足、外邪滞留所致,常见证型包括风寒袭肺、肺脾气虚、痰瘀互结等。长期熬夜、过度贪凉、滥用抗生素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削弱人体卫气,导致风邪、寒邪乘虚而入,盘踞鼻窍,引发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

现代医学中的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疾病,在中医看来都与鼻窍气机不畅有关。比如过敏性鼻炎患者遇冷空气就喷嚏不断,实则是卫阳不固,风寒之邪侵犯鼻窍;而慢性鼻窦炎患者常年流黄浊涕,则可能是湿热内蕴、气血瘀滞的表现。

2.长期鼻塞的危害

长期鼻塞危害不容小觑。鼻腔阻塞易致鼻窦引流不畅,引发鼻窦炎、额窦炎,炎症刺激可造成头痛、面部胀痛,严重时损伤骨质。日常工作中,鼻塞引发的头痛、头晕会降低注意力与效率,影响驾驶等高危活动。夜间睡眠时,改用口呼吸易诱发咽炎、喉炎;更严重者会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导致血氧骤降,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甚至可能窒息死亡。

3.苍耳子散:通窍止痛的“先锋大将”

苍耳子散出自宋代《济生方》,由苍耳子、辛夷、白芷、薄荷四味药组成,堪称治疗鼻病的经典方剂。方中苍耳子味甘苦性温,有小毒,却能“上通脑顶,下行足膝”,是通鼻窍的核心药物,能祛风湿、通经络,对鼻塞、头痛疗效显著;辛夷芳香走窜,直达鼻窍,历代医家称其为“鼻病要药”,能有效缓解鼻痒、流涕;白芷解表散寒、通窍止痛,可改善鼻塞伴有的前额疼痛;薄荷辛凉宣散,既能助诸药发散表邪,又能防止温药过于燥烈。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苍耳子散具有抗炎、抗过敏、抑菌等作用,能减轻鼻黏膜充血水肿,抑制组胺释放,减少鼻分泌物。但需注意,苍耳子有一定毒性,必须严格控制剂量,经过炮制后入药,且不可长期服用。

4.桂枝汤:调和营卫的“幕后功臣”

桂枝汤被誉为“群方之冠”,出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组成。看似普通的五味药,却蕴含着调和营卫、扶正祛邪的大智慧。方中桂枝辛温,能温通卫阳,驱散体表风寒;芍药酸寒,敛阴和营,与桂枝一散一收,调和营卫;生姜、大枣、甘草健脾和中,补益气血,增强人体抵抗力。

对于反复鼻塞的患者,桂枝汤的主要作用在于“扶正”。通过调和营卫,恢复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从根本上改善体质。就像为身体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让外邪难以再次入侵,从而减少鼻塞的发作频率。

5.双剑合璧:协同增效的临床应用

苍耳子散通窍治标,桂枝汤扶正治本,二者联用能标本兼治。临床常根据症状加减用药,如流清涕加细辛、干姜,黄涕加鱼腥草、败酱草,气虚加黄芪、白术。以45岁的李女士为例,其患过敏性鼻炎5年,经两药加减治疗,7剂后症状减轻,2个月基本消失,换季发作次数明显减少。

6.服用注意与日常防护

服用中药汤剂时,需遵循“温服”原则,服药后可喝少量热粥或热开水,微微汗出,以助药力发散。治疗期间应忌生冷、油腻、辛辣食物,避免加重脾胃负担。此外,配合艾灸迎香穴、按摩鼻通穴等外治法,能增强通窍效果。

日常防护同样重要,坚持用冷水洗脸锻炼鼻部抗寒能力,注意保暖,尤其是肩颈和头部避免受凉;适当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可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过敏原刺激。

反复鼻塞虽不是致命疾病,却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苍耳子散与桂枝汤的组合,将局部治疗与整体调理相结合,为鼻塞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不过,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用药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