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8月02日 星期六
血透后出现头晕心慌,要重视!

作者:宁柳青

灵山县人民医院 血液透析科 发布时间:2025-05-09 13:42:38605次浏览[发表证书]

血液透析(简称血透)后头晕、心慌等症状不容小觑,患者及家属应高度重视这些“报警信号”。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患者自身也要做好日常预防和护理工作,以减少不适症状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更好地与疾病作斗争。

1.血透后头晕、心慌的常见原因及应对方法

1)低血压。低血压是血透后头晕、心慌的常见原因之一。在血透过程中,由于血液容量急剧减少,患者可能出现低血压症状。一方面,血透时体液大量丢失,导致血容量减少,周围循环阻力降低,从而引起暂时性低血压。另一方面,血透液中的醋酸盐可能降低血管阻力和抑制心肌收缩功能,进一步加重低血压情况。应对方法:对于血透相关性低血压,可通过多种方法进行预防和处理。首先,要评估患者心功能,维持患者心功能状态;血透当日不服用或减量服用降压药;限制血透中进食,避免血透时血液集中在胃肠道,导致脑部缺血;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尝试使用左卡尼丁、盐酸米多君等药物;控制血透间期患者体重增长和超滤控制。

2)失衡综合征。失衡综合征也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如果患者体内毒素含量比较高,通过血透后,血液中的毒素被清除出去,但中枢神经系统中可能还会存在毒素,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毒素浓度较高。为了代谢这些毒素,水分就会从血液系统渗透到中枢神经系统中,引起脑部积水,导致颅内压升高,进而引起头晕。应对方法:医生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血透方案,如采用低钠血透液、延长血透时间等,以减少失衡综合征的发生。若患者已出现失衡综合征症状,可遵医嘱静脉滴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

3)营养不良与贫血。血透患者的营养不良可能是由食欲减退、消化吸收不良、代谢紊乱等原因引起的。营养不良可能导致乏力、头晕等症状。而贫血会导致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减少,携氧能力下降,从而引起头晕。例如,血透患者由于饮食限制和疾病本身的影响,容易出现铁、叶酸等造血原料摄入不足,进而引发贫血,出现头晕、心慌等不适。应对方法:改善患者贫血情况,如有贫血需要用药;关注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控糖药的使用;调整饮食,鼓励患者少食多餐,多吃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在医生建议下,适当补充一些营养素,如氨基酸、维生素D等;调整生活习惯,适当增加运动量,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4)电解质紊乱。血透过程中体内电解质浓度会发生改变,如钠、钾等电解质异常,可能导致头晕。电解质紊乱会影响神经肌肉功能和心血管系统稳定性,使患者出现各种不适症状。比如,低钾血症可能导致心律失常,进而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引起头晕。应对方法:纠正电解质失衡通常需静脉注射补充电解质溶液,例如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等。

5)抗凝药物影响。在血透中为防止血液凝固,会使用一些抗凝药物,如肝素等。这些抗凝药物有可能导致血管扩张,血液流通速度加快,引起头晕。应对方法:在医生的指导下,查找出引起头晕的抗凝药物,对抗凝药物进行调整。

6)心脑血管疾病。长期血透不充分,或者本身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脑瘤等情况时,可导致颅内压升高,出现头晕的情况。应对方法:患者可遵医嘱应用甘露醇注射液等药物降低颅内压,改善症状,若存在脑瘤可通过手术切除。

2.日常预防与注意事项

1)定期监测。建议患者定期监测血压、血糖以及血脂水平。必要时,还可以通过颅脑磁共振成像、颈动脉超声等检查手段进一步评估病情。

2)合理饮食。遵循医生的饮食建议,保证营养均衡,避免摄入高钾、高磷食物,控制水分摄入。

3)适度运动。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适度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心肺功能。

4)心理调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可通过与家人、朋友交流,参加患者互助小组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