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9月15日 星期一
老年人排尿不畅,中医针灸能帮忙吗?

作者:黄俊杰

广西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13 16:29:20933次浏览[发表证书]

在不少老年人的生活里,上厕所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有人常常觉得尿意来了,却需要在马桶上等很久,尿液才慢慢流出;有人排尿中断,一会儿有一会儿没,像被人“掐住了水龙头”;还有人排完了,仍感觉膀胱没清空,转身又想去厕所。这些排尿不畅的情况,看似小事,却往往影响生活质量。很多老人因为不好意思,习惯忍着,不愿告诉子女或就医。其实,排尿不畅并不少见,尤其随着年龄增长,前列腺增生、膀胱功能减退、盆底肌无力等问题逐渐显现,都会导致这种情况。除了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外,中医针灸也逐渐受到关注。那么,针灸真的能在这个问题上发挥作用吗?

1.为什么会出现排尿不畅?

排尿是一个身体协同的过程。膀胱储存尿液、尿道负责排放、神经和肌肉配合收缩放松。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让排尿不再顺畅。

老年人常见的原因有:一是前列腺增生,好比“水管被压缩”,尿液通道变窄,自然难以畅通;二是膀胱功能减退,就像水泵动力不足,尿液推不出去;三是神经 调控减弱,大脑发出的指令不够及时准确,排尿节奏被打乱;四是长期疾病或手术影响,比如糖尿病、慢性炎症,都会牵连到排尿系统。

这些原因让老人们上厕所成了“耐力赛”,不仅不舒服,还可能带来尿潴留、反复感染、甚至肾功能损害等风险。于是,人们开始寻求更多办法来缓解,而针灸就是其中被提到较多的一种。

2.针灸的思路:疏通气血,调节平衡

在中医的理解里,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协调是健康的关键。排尿不畅,往往被归为“气机不利”或“肾气不足”的表现。针灸的作用机制,就在于通过刺激身体的特定穴位,让气血流动更顺畅,调节相关脏腑功能。

通俗点说,针灸像是在给身体的“线路”做微调。通过轻轻扎针或艾灸,刺激皮肤和神经末梢,传递信号,进而影响膀胱、尿道周围的神经和肌肉活动。这样一来,排尿的协调性可能得到改善。一些老年人接受针灸后,往往会觉得下腹轻松了些,上厕所没那么费劲,夜里起夜次数也 减少。这种体验上的改善,是针灸最直接的价值。

3.针灸对老年人意味着什么?

排尿不畅不仅是身体的不便,更是心理的负担。很多老人因为夜里频繁起夜,睡眠不足,白天精神不佳;或者因为担心路上找不到厕所,不敢外出,生活圈子越来越小。长此以往,甚至可能引发焦虑和抑郁。

针灸的价值,除了可能改善局部功能外,还体现在它的整体调节作用。治疗时,老人需要安静地躺下或坐下,过程温和,配合艾灸的温热,能带来放松感。这对缓解焦虑、改善睡眠也有帮助。

同时,针灸属于一种非药物干预,对一些已经服用多种慢性病药物的老人来说,可以减少额外的药物负担。

当然,效果因人而异,不是每个人都会立刻见到明显改善,但作为一种辅助方法,它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选择,也带来心理上的安慰感。

4.日常生活中可以做些什么?

针灸是否尝试,可以结合医生的建议来决定。但除了针灸,老年人在日常生活 中也能通过一些方式改善排尿不畅:规律作息:不要长期憋尿,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适度运动:散步、太极等温和运动,有助于增强下腹和盆底的肌肉力量。注意饮食:减少辛辣、咖啡因等刺激性食物,晚间少喝水,避免频繁夜尿。保持心态平和:紧张和焦虑会让肌肉收缩加剧,更不利于排尿。

这些生活方式的调整,看似简单,却是维持健康的基石。如果再结合针灸这样的辅助方法,往往能让老人感觉更舒适。

5.结语

“老年人排尿不畅,中医针灸能帮忙吗?”答案是:针灸可能在改善症状、缓解不适、提升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一定作用。它并不是立竿见影的“神奇之术”,而是一种温和的调节方式,为老人带来更多选择和希望。排尿这件事,关乎生活的方方面面。当身体逐渐老去,我们更需要耐心和关怀。针灸可以是一种尝试,而健康的生活习惯、家人的陪伴和理解,则是更长远的支撑。愿每一位老人都能舒心自在地生活,不再被“如厕难题”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