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9月15日 星期一
为特殊健康儿童接种疫苗,这些事你得知道

作者:陈静仪

广州市社会福利院黄埔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13 15:42:417541次浏览[发表证书]

疫苗接种是守护儿童健康的重要防线。但为正处于特殊健康状态的孩子接种疫苗,很多家长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疑惑或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不同类型的特殊健康儿童疫苗接种需要的注意事项。

首先,早产儿(胎龄小于37周)和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g)虽然可以接种大部分疫苗,但体重过轻的儿童则需暂缓接种。根据相关指南,早产儿体重达到2500克及以上,且健康状况稳定、发育情况良好时,才能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接种不受体重限制,特别是对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HBsAg+))母亲所生的早产儿,建议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剂乙肝疫苗,并遵循规定的程序完成后续接种。对这类高风险早产儿及时接种乙肝疫苗,不仅保护了个体儿童的健康,也有助于从整体上降低乙肝在儿童群体中的流行率,对于控制乙肝的传播和流行具有重要意义。早期预防乙肝感染对于儿童的长远健康发育至关重要,通过及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可以有效避免因乙肝感染导致的肝脏损害、肝硬化甚至肝癌等严重后果。

有哮喘的小朋友如果目前健康状况良好则可以按照免疫程序正常接种疫苗。但是在哮喘急性发作期,特别是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时,则需暂时推迟接种,直至停药满一个月后再进行接种。根据公共卫生监测数据,哮喘患儿在急性发作期接种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比例较高。然而,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哮喘稳定期的儿童接种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脊灰灭活疫苗等常规免疫疫苗后,其不良反应率与健康儿童相比,并无统计学上的差异。此外,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密切留意孩子的哮喘症状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确保在合适的时机为孩子接种疫苗。另外,对于哮喘患儿,家长可通过医院、卫生部门等官方网站渠道,科学获取哮喘管理和疫苗接种的相关知识,促进患儿的规范治疗和疫苗接种。

食物过敏的小朋友们也别担心,大部分疫苗都不含食物成分,不会引起过敏反 应,可按正常程序接种。如果对蛋类过敏的就不要接种黄热病疫苗。再者,若儿童正处于食物过敏急性反应阶段,诸如并发荨麻疹、哮喘等症状,或接种部位皮肤存在异常,如湿疹严重伴渗出、皮肤感染迹象,则需暂缓接种。在公共卫生预防策略中,针对食物过敏儿童的疫苗接种管理需进一步精细化。我们要通过详细的问诊和检查,了解儿童的食物过敏情况和皮肤状况,为家长提供准确的接种建议。家长可与医生携手,为食物过敏儿童建立疫苗接种专项档案,详细记录接种历程及过敏反应,为后续接种提供科学依据。

癫痫的小朋友注意了,如果病情稳定6个月及以上没有发作,无论是否服用抗癫痫的药物,都可以放心接种疫苗。但是,如果6个月内有发作过,建议暂缓接种,并咨询专科医生。根据最新的研究进展,癫痫患者接种疫苗是安全的,多项研究和临床观察表明,疫苗接种不仅对癫痫患者是安全的,而且有助于预防传染病。长期跟踪研究显示,病情稳定的癫痫患儿接种疫苗后,其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低于未接种的患儿,且没有出现因接种疫苗导致癫痫病情加重的情况。我们要重视癫痫患儿的疫苗接种工作,通过科学的评估和指导,让这些孩子也能享受到疫苗接种带来的健康保护。家长们亦积极参与卫生部门、接种单位组织的科普宣传活动,增进社会对癫痫患儿疫苗接种的认知与理解,消除偏见与误解。

对于那些患有感染性疾病的小朋友们,家长们一定要特别注意。在这些小朋友的病情尚未痊愈之前,建议不要急于接种疫苗。因为此时他们的免疫系统可能正处于应激状态,接种疫苗可能会加重他们的病情。例如,根据专家建议,接种疫苗的禁忌证包括正在患有严重器官疾病、急性感染性疾病正在发热等情况,此时接种疫苗可能会对儿童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只有当急性感染性疾病完全康复后,这些小朋友才能安全地接种各类疫苗。

对于有黄疸症状的小朋友,家长们需要仔细辨别黄疸的性质。如果黄疸是生理性的,也就是说,它是由新生儿正常的生 理变化引起的,或者是由母乳喂养引起的,那么家长们可以放心地按照疫苗接种程序进行接种。但是,若黄疸属于病理性,即由疾病引发,家长则需等待孩子身体状况稳定,所有生理指标均回归正常后,方可考虑接种乙肝疫苗。至于其他类型的疫苗,则需要暂缓接种,直到小朋友的身体状况完全恢复,以确保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总之,家长们一定要密切关注小朋友的身体状况,遵循医生的建议,确保在最合适的时机进行疫苗接种。

除了常见的健康问题外,还有一些特殊健康状况的小朋友们,他们在接种疫苗时需要特别小心谨慎。这些小朋友可能患有先天性疾病,比如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代谢异常等,或者他们可能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此外,还有一些小朋友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以控制他们的病情。这些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削弱孩子们的免疫系统功能,进而对疫苗的保护效果和接种安全性产生潜在影响。

因此,在决定是否为这些特殊健康状况的小朋友接种疫苗时,必须非常谨慎。家长和医生需要仔细评估孩子的实际健康 状况,并且在接种疫苗前,一定要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例如,对于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如果医生评估其健康稳定,可以按实际月龄接种疫苗。对于过敏性体质的儿童,如果对疫苗成分没有严重过敏历史,应按照正常程序接种。HIV感染母亲所生的儿童,接种方案需要根据其具体的感染状态来调整。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原则上可以接种灭活疫苗,但需避免接种减毒活疫苗。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病情、使用的药物以及疫苗的种类和成分,综合考虑是否适合接种疫苗,以及接种的时间和剂量。只有在充分确保接种安全性的前提下,方可实施疫苗接种,从而有效规避潜在的不良反应和风险。

总之,为特殊健康儿童接种疫苗是一项精细的工作,它要求医生根据每个孩子的独特状况进行个性化的考量。接种前,家长们一定要告诉医生孩子的健康状况和用药情况,这样医生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接种完成后,家长还需陪伴孩子留观30分钟,密切留意孩子的身体反应,一旦发现任何异常状况,应立即就医。通过科学合理的疫苗接种,我们可以为特殊健康状态儿童提供更全面的健康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