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11月04日 星期二
为什么 SLE 偏爱年轻女性?激素与免疫的“性别密码”

2025-06-27

作者:黄晓芳浦北县人民医院 1035次浏览[发表证书]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是免疫系统“敌我不分”,攻击自身组织,导致皮肤、关节、肾脏、血液系统等多器官损伤。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SLE患者中大部分为女性,且发病高峰集中在15~45岁的育龄期。那么,为什么年轻女性更容易得这种病呢?

1.遗传基因:女性有“双倍风险”

1)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男性只有一条。人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女性是XX,男性是XYX染色体上藏着许多控制免疫系统的“关键指令”(比如识别细菌、病毒的基因)。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理论上基因剂量是男性的两倍。虽然身体会通过“关闭一条X染色体”来平衡,但部分免疫基因会“偷偷逃过关闭”,导致女性免疫细胞更活跃,也更容易“误伤”自己。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如果这条染色体上的免疫基因有问题,可能胚胎期就夭折了,或者症状太重无法存活,所以男性患者比例自然更低。

2)家族遗传的“性别偏好”。如果家族里有SLE患者(尤其是女性亲属),其他女性成员的患病风险会显著升高。

研究发现,某些基因(如HLA-DR2HLA-DR3)在女性患者中更常见,这些基因会“教唆”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

2.雌激素:女性的“免疫催化剂”

雌激素是女性体内最主要的性激素,青春期后水平飙升,育龄期维持高位。它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就像“双刃剑”,低剂量时帮身体对抗感染(比如感冒时发烧、发炎,其实是免疫系统在工作)。高剂量或长期暴露时,可能让免疫系统“失控”,攻击自己的器官。

1)雌激素如何“煽风点火”?让B细胞“过度生产武器”:B细胞是免疫系统的“兵工厂”,负责制造抗体(攻击敌人的“子弹”)。雌激素会刺激B细胞疯狂生产攻击自身组织的抗体(如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这些抗体像“定时炸弹”,破坏皮肤、肾脏等器官。让T细胞“失去理智”:T细胞是免疫系统的“指挥官”,分为“促炎型”(Th17)和“抗炎型”(Treg)。雌激素会增加促炎型T细胞的数量(让炎症更严重);削弱抗炎型T细胞的功能(无法及时“踩刹车”),结果导致免疫系统像脱缰的野马,一路狂奔。

2)雌激素水平的波动,让病情“忽好忽坏”。SLE患者的症状常随雌激素水平变化而波动,排卵期、月经前雌激素水平升高,可能突然出现皮疹、关节痛;怀孕期间雌激素飙升,病情容易加重(需密切监测);口服避孕药或激素替代治疗时,含雌激素的药物可能诱发SLE或加重症状(医生通常会建议避免使用)。

3.免疫系统的“性别差异”

1)女性的免疫细胞更“敏感”。女性免疫细胞表面的“警报器”(如TLR7受体)比男性更活跃,这种受体负责识别病毒、细菌的遗传物质(如RNA),但SLE患者的TLR7会“误判”,把自身的RNA当成敌人,从而触发免疫攻击。

2)女性更容易“记仇”。免疫系统有“记忆功能”,能记住曾经入侵的病原体,下次快速反击。但SLE患者的免疫记忆出了问题,如记错对象,把自身的组织(如皮肤细胞、肾细胞)当成“敌人”记住;反复攻击,每次遇到类似刺激(如紫外线、感染、压力),就会疯狂攻击这些“假想敌”。

3)男性的“保护机制”。男性体内睾酮(雄激素)水平较高,而睾酮能抑制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起到“镇静”作用。因此,即使男性携带SLE相关基因,也不容易发病。

4.年轻女性为何“中招”?

遗传优势变劣势,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免疫基因更活跃,但容易“失控”;雌激素的“推波助澜”,育龄期雌激素水平高,刺激免疫系统攻击自身;免疫系统的“性别偏见”,女性免疫细胞更敏感、更易“记仇”,男性则有睾酮保护。

5.给患者的小建议

育龄期女性如果出现反复发热、皮疹、关节痛、蛋白尿等症状,及时排查SLESLE患者怀孕需提前咨询医生,调整药物(如避免使用致畸的免疫抑制剂)。此外,注意日常防护,如避免紫外线暴晒(可诱发皮疹)、减少压力(压力会升高皮质醇,间接影响免疫)、定期复查(监测病情活动度)。

总之,SLE不是“绝症”,通过规范治疗和科学护理,大多数患者可以正常生活、工作甚至生育。理解疾病的“性别密码”,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