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11月03日 星期一
幼儿流鼻血,仰头止血对吗?正确做法是啥?

2025-06-27

作者:姚晓 秦燕羽桂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儿科护理学 886次浏览[发表证书]

“宝宝流鼻血了!快仰头!”这是很多家长看到孩子流鼻血时的第一反应。但你知道吗?仰头止血不仅没用,还可能让孩子把鼻血咽进肚子里,甚至引发呕吐、窒息风险。每年因错误处理导致不适的孩子不在少数。今天就帮家长理清:为什么仰头止血不对?幼儿流鼻血的正确处理方法是什么?

1.先辟谣:仰头止血是“坑娃操作”

1)血液倒流,刺激肠胃引发不适。幼儿鼻腔和咽喉相通,仰头时,流出的鼻血不会停止,反而会顺着鼻腔后部流入咽喉、食道,最终进入胃部。血液中的铁元素会刺激胃黏膜,导致孩子出现恶心、呕吐,吐出的东西可能带着血丝,又会让家长更慌乱。如果孩子本身肠胃敏感,还可能引发腹泻、腹痛,加重身体负担。

2)堵塞气道,有窒息隐患。幼儿的气道狭窄,吞咽和咳嗽反射还不完善。如果流血量较大,仰头时血液可能来不及吞咽,积聚在咽喉部,形成血块堵塞气道,导致孩子呼吸困难、呛咳,严重时甚至会引发窒息——这是仰头止血最危险的后果,曾有新闻报道2岁幼儿因仰头止鼻血,血块堵塞气道险些危及生命。

2.划重点:幼儿流鼻血,正确5步处理法(分情况操作)

第一步:保持正确姿势,让血液自然流出。立即让孩子坐下或半坐(避免平躺或仰头),身体略微前倾(约15°),头向出血侧倾斜——比如左边鼻孔出血,就把头向左偏;两边都出血,就保持正前方前倾。

第二步:按压止血,找对位置是关键。这是止血的核心步骤,家长要注意“按压位置”和“力度”:位置:用食指和拇指轻轻捏住孩子鼻翼两侧(即鼻孔旁边的软骨部分,不是鼻梁骨),这里正好对应鼻腔前部的出血点,按压能直接压迫血管止血。力度:力度以“能感觉到孩子鼻翼轻微凹陷,但孩子不喊疼”为宜,不要太轻(起不到压迫作用),也不要太重(避免损伤鼻腔黏膜)。时间:持续按压5~10分钟,其间不要频繁松手查看“是否止血”——频繁松手会让血管反复舒张,延长止血时间。可以给孩子看动画片、讲故事转移注意力,让孩子配合保持按压姿势。

第三步:冷敷鼻部,收缩血管辅助止血。按压的同时,用另一只手取一块干净的毛巾或纱布,包裹冰袋(或把冰块装在塑料袋里,裹上毛巾,避免冻伤皮肤), 轻轻敷在孩子的鼻梁处(不要敷在鼻翼按压的位置)。低温能让鼻腔内的血管收缩,减少血流量,辅助按压止血。

第四步:清理血液,保持鼻腔通畅。止血后,用干净的棉签或纱布蘸温水,轻轻擦拭孩子鼻孔周围和嘴唇上的血迹,避免孩子用手去摸、去抠。不要用纸巾用力擦拭鼻腔内部,以免再次损伤脆弱的毛细血管,导致二次出血。

第五步:观察后续状态,决定是否就医。止血后不要让孩子马上跑跳、哭闹或吃热食(热食会让血管扩张,可能再次出血),让孩子安静休息15~20分钟,观察是否有二次出血:若止血后没有再出血,孩子精神状态好,能正常吃饭、玩耍,无需特殊处理。若出现这些情况,立即带孩子去儿科或耳鼻喉科:①按压超过15分钟仍止不住血,或止血后1小时内再次大量出血;②流鼻血时伴随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可能失血过多);③频繁流鼻血(一周超过3次),或伴随鼻塞、鼻涕带血、耳鸣(可能有鼻腔炎症或其他疾病)。

3.早预防:做好这几点,减少幼儿流鼻血概率

1)保持环境湿润,给鼻腔“补水”。 家里放一台加湿器,将空气湿度控制在50~60%(尤其秋冬季节);每天早晚用棉签蘸生理盐水,轻轻涂抹孩子鼻腔内部,保持黏膜湿润(生理盐水无刺激,还能清洁鼻腔)。

2)纠正挖鼻孔习惯,修剪指甲。定期给孩子修剪指甲,避免指甲过长划伤鼻腔;如果发现孩子挖鼻孔,不要大声呵斥(会让孩子紧张,反而更频繁),可以用玩具、绘本转移注意力,告诉孩子“挖鼻子会让鼻子流血,很疼”。

3)调整饮食,补充维生素。给孩子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猕猴桃、西蓝花)、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如菠菜、南瓜、蛋黄),均衡营养;少给孩子吃辛辣、油炸食物(如薯片、辣条),避免刺激鼻腔黏膜。

4.结论

幼儿流鼻血大多是良性情况,家长不必过度恐慌,但一定要避免“仰头止血”“用力塞纸巾”“拍打额头”等错误做法。记住:正确的处理步骤是“前倾姿势+按压鼻翼+冷敷辅助”,及时止血后观察状态,必要时就医。做好日常预防,让孩子远离流鼻血的困扰,家长也能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