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11月03日 星期一
妊娠期护理科普小常识

2025-06-27

作者:江利红夹江县甘江镇中心卫生院 992次浏览[发表证书]

妊娠期是女性生命中极其重要的阶段,既是新生命形成和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母体生理与心理发生显著变化的阶段。科学的护理不仅有助于保障母婴安全,还能预防妊娠相关并发症,提高孕妇生活质量。

1.妊娠期健康管理

定期产前检查的重要性:妊娠期产前检查是监测胎儿生长发育和母体健康状态的关键手段。孕妇应按医嘱进行首次孕检、孕中期检查及孕晚期检查。通过血压、体重、血常规、尿常规及超声检查,可及时发现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胎儿发育异常等风险因素。例如,早孕期血常规异常可能提示贫血或感染,而中晚期超声可评估胎儿结构发育是否正常。规律产检能够在早期发现问题,避免病情发展导致严重并发症。

常见妊娠症状的监测:妊娠早期常见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通常属于生理性变化,但若症状严重或伴有脱水、体重下降,应及时就医。妊娠中晚期可能出现水肿、腰背痛、假性宫缩等现象,孕妇应学会自我观察,如发现持续高血压、头痛、视物模糊或下腹剧痛,应立即联系医生。这些症状若不加重视,可能发展为先兆子痫或早产。

妊娠期疾病的防控:妊娠期疾病包括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贫血、感染性疾病等。科学护理应从早期干预开始。例如,妊娠糖尿病高危人群需监测血糖并调整饮食,妊娠高血压孕妇则需定期测血压并避免过度劳累。对贫血孕妇,可通过铁剂或富含铁质食物补充,同时注意叶酸、维生素B12及蛋白质摄入。感染性疾病防控同样重要,孕期应保持个人及居家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

2.妊娠期营养与生活方式

营养均衡与体重管理:孕期膳食应保证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及微量元素均衡摄入。蛋白质来源包括鱼、瘦肉、蛋类及豆制品;钙、铁、叶酸等元素对骨骼和血液生成不可或缺。单胎孕妇孕前正常体重者,孕期体重建议增加11.5~16公斤,过快或过慢均可能影响母婴健康。

适宜运动与体位管理:妊娠期适当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减轻腰背不适并提高分娩耐受力。常见安全运动包括散步、孕妇瑜伽、游泳及轻度体操。需避免剧烈跳跃、负重过大及高风险运动。同时,体位管理亦不可忽视,孕晚期宜避免长时间仰卧,以减少下腔静脉受压导致的血压下降和头晕。侧卧位尤其是左侧卧位,可改善子宫血流量,有利于胎盘供血。

睡眠与休息:妊娠期睡眠质量对母婴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孕早期常因激素水平变化出现嗜睡,而孕晚期因腹部增大及腰背不适可能影响睡眠。孕妇应保证每天7~9小时睡眠,采用枕头辅助腹部及腰部支撑,保持舒适体位,必要时可采取短时间午休或轻度放松训练,以缓解疲劳和焦虑。

3.妊娠期心理调适

心理状态监测:孕妇可能出现情绪波动、紧张焦虑、睡眠障碍及自我认同感变化。心理压力过大会影响胎儿神经及免疫系统发育,甚至增加早产风险。因此,孕妇及家属应学会识别焦虑、抑郁症状,如持续悲伤、兴趣丧失、注意力下降或对分娩产生强烈恐惧,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干预。

社会与家庭支持:社会及家庭支持对孕妇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家人应给予孕妇理解与陪伴,协助日常生活及产检安排,减轻孕妇焦虑感。同时,孕妇可参与孕妇学校、产前教育课程或孕妇互助小组,通过交流获得心理支持和实用知识,提升自我护理能力与心理适应力。

压力管理与心理训练:妊娠期压力管理可通过呼吸训练、正念冥想、孕妇瑜伽及轻度运动实现。规律的心理训练不仅能缓解焦虑,还能提高分娩耐受力和疼痛管理能力。科学护理强调心理与生理的协同调节,帮助孕妇以积极心态迎接分娩与母乳喂养。

结语

妊娠期护理是保障母婴健康的综合性工作,涵盖健康管理、营养生活方式及心理调适等多个方面。科学、系统的护理不仅能预防常见妊娠期疾病,还能提高孕妇生活质量,促进胎儿健康发育。孕妇及家属应重视产前教育和护理干预,遵循医嘱进行定期检查,合理安排饮食与运动,并关注心理健康,以科学、专业的方式度过安全、健康的妊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