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老骨头了,动手术麻醉会不会有危险啊?”不少老年朋友在面临手术时,都会有这样的担忧。确实,一提到老年人麻醉,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风险高,仿佛年龄就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今天咱就好好唠唠,年龄真不是麻醉的绝对禁忌症!
1.老年人麻醉风险从何而来?
(1)生理机能衰退,麻醉耐受性下降。人上了年纪,身体各器官就像一台用了多年的机器,功能逐渐衰退。心脏这个“发动机”,泵血能力减弱,对麻醉药物的敏感性增加,容易出现心律失常、血压波动等问题。肺部功能也大不如前,麻醉时气体交换受影响,术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风险升高。肝脏和肾脏作为“解毒工厂”和“排泄通道”,代谢和排泄麻醉药物的能力下降,可能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延长苏醒时间,甚至引发中毒反应。(2)合并多种基础疾病,麻醉管理难度大。老年人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种基础疾病。这些疾病就像一颗颗“定时炸弹”,在麻醉和手术过程中随时可能被“引爆”。比如,高血压患者麻醉时血压波动大,
容易引发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伤口愈合,增加感染风险。麻醉医生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这对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应变能力是个巨大挑战。(3)药物代谢个体差异大,剂量难以精准把握。老年人身体状况千差万别,对麻醉药物的代谢和反应也存在很大差异。同样的药物剂量,在不同老年人身上可能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这就好比做饭,同样的调料,不同厨师做出来的味道可能天差地别。麻醉医生需要根据老年人的具体情况,如体重、肝肾功能、基础疾病等,精确计算药物剂量,但即便如此,也很难做到百分之百精准。
2.面对风险,我们并非束手无策
(1)全面术前评估,做到心中有数。术前评估是降低麻醉风险的关键一步。麻醉医生会像侦探一样,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除了常规的身体检查、实验室检查外,还会重点评估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神经系统功能等。对于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会邀请相关专科医生会诊,共同制定治疗方案,确保老年人在身体状况最佳时接受手术。(2)精准麻醉管理,保障手术安全。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就像一名“生命守护者”,密切监测老年人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根据手术进展和老年人的身体反应,及时调整麻醉药物剂量和种类,确保麻醉深度适宜。同时,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如脑电双频指数监测(BIS)、有创血压监测等,为麻醉管理提供更准确的信息。(3)术后精心护理,促进快速康复。术后护理同样不容忽视。老年人术后身体虚弱,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医护人员会密切观察老年人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疼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鼓励老年人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同时,加强营养支持,提高老年人的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
3.给老年朋友和家属的小建议
(1)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心态。老年朋友要相信医生的专业判断,积极配合术前评估和治疗。不要因为害怕麻醉风险而拒绝必要的手术,延误病情。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可以听听音乐、看看书,放松心情。(2)家属给予关爱和支持。家属是老年人的精神支柱,在手术前后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多陪伴老年人,与他们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帮助老年人做好术前准备,如戒烟戒酒、规律作息等。术后协助医护人员照顾老年人,鼓励他们积极康复。(3)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和有经验的医生。手术和麻醉的质量与医疗机构的水平和医生的技术密切相关。老年朋友和家属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有丰富经验的麻醉医生和外科医生。可以通过咨询朋友、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医疗机构和医生的口碑和业绩。
结语
老年人麻醉虽然存在一定风险,但年龄并不是绝对禁忌症。只要我们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精准的麻醉管理和精心的术后护理,就能有效降低风险,保障手术安全。
老年朋友们,不要让年龄成为您追求健康的绊脚石,勇敢地面对手术,相信医生,相信自己,您一定能战胜病魔,重获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