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表是眼睛与外界接触的“第一道防线”,包括角膜、结膜、泪膜等结构。长期盯着电子屏幕、环境干燥、揉眼等习惯,都可能引发眼表损伤。眼表疾病早期症状容易被误认为“眼疲劳”,若忽视可能导致慢性炎症甚至视力下降。以下这些信号需特别警惕。
1.频繁干涩:不只是“缺水”,可能是泪膜出了问题
很多人感觉眼睛干涩时,会习惯性滴眼药水,但频繁干涩可能是干眼症的信号。健康的眼表覆盖一层泪膜(由油脂、水液、黏液组成),能保持眼球湿润。当泪膜不稳定或分泌不足时,就会出现:
眼睛像进了沙子,异物感明显,尤其空调房或长时间用眼后加重;早上醒来眼皮粘住,睁眼困难,眨眼时发出“沙沙”声;越揉眼越干,甚至出现短暂视物模糊,眨眨眼又能看清,夜间或开车时症状更明显。
长期干眼症会导致角膜上皮损伤,建议别依赖网红“抗疲劳眼药水”(含防腐剂可能加重损伤),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人工泪液,同时减少电子屏幕使用时间,每30分钟远眺放松。
2.眼红伴分泌物:警惕结膜炎或角膜炎
眼睛发红是眼表血管充血的表现,若伴随分泌物增多,可能是感染或炎症:细菌性结膜炎:分泌物呈黄色黏稠状,早晨醒来睫毛常被粘住,传染性强,多因揉眼、共用毛巾引发;病毒性结膜炎:分泌物较稀,像水样,常伴流泪、眼痛,可能由感冒病毒引起,易在人群中传播;过敏性结膜炎:眼痒剧烈,分泌物呈透明黏液状,多在花粉季或接触宠物后发作,可能伴随打喷嚏、流鼻涕。
出现眼红别自行用抗生素眼药水,病毒性结膜炎用抗生素无效,过敏性结膜炎需用抗过敏药物。及时就医区分类型,才能对症治疗。
3.畏光、刺痛:可能是角膜“受伤”了
角膜是眼表最外层的透明组织,富含神经末梢,一旦受损会非常敏感。以下情况可能提示角膜问题:见光就睁不开眼(畏光),甚至流泪不止,在强光下必须眯眼或戴墨镜;眼睛有强烈刺痛感,尤其眨眼时像有东西扎,晚上睡觉时疼痛可能加重;视力突然下降,看东西模糊不清,部分人会感觉眼睛里像蒙了一层雾。
角膜损伤多由揉眼、佩戴隐形眼镜不当(如超时佩戴、镜片污染)、异物划伤引起。若处理不及时可能引发感染,形成角膜溃疡,严重影响视力。出现上述症状需立即就医,避免用手揉眼加重损伤。
4.眼睑发红脱皮:别忽视“眼皮问题”
眼睑边缘的睑缘是眼表的“护城河”,若出现发红、脱皮、结痂,可能是睑缘炎:睫毛根部有白色或黄色鳞屑,擦掉后睫毛易脱落,甚至出现倒睫;眼皮边缘发红发痒,甚至出现小脓包,翻开眼皮可见充血肿胀;晨起眼睛有黏稠分泌物,眨眼时感觉眼皮沉重,睫毛容易黏在一起。
睑缘炎多与卫生习惯有关,比如化妆后卸妆不彻底、睫毛根部油脂分泌旺盛堵塞毛孔。日常可每天用温热毛巾敷眼5分钟,再用无菌棉签蘸生理盐水清洁睑缘,减少细菌滋生。
5.预防眼表疾病:从日常细节入手
(1)科学用眼:连续用电子屏幕不超过40分钟,每小时闭眼休息或远眺5分钟,保持屏幕与眼睛距离50~70厘米,屏幕亮度与环境光保持一致。
(2)保持环境湿润:空调房放加湿器(湿度保持40%~60%),避免风吹直吹眼睛,冬季外出可戴防风镜。
(3)正确佩戴隐形眼镜:每天佩戴不超过8小时,镜片定期消毒,游泳、洗澡时不戴镜,出现眼红、刺痛立即停戴。
(4)避免揉眼:眼里进异物时,用干净流水冲洗或眨眼让泪水带出,揉眼易划伤角膜。
(5)定期检查:戴隐形眼镜者、长期用眼过度人群,建议每半年做一次眼表检查(包括泪液分泌测试、角膜荧光染色)。
眼表疾病虽常见,但及时干预大多可治愈。若出现上述信号且持续超过3天,别硬扛着“等自愈”,尽早到眼科就诊,才能保护好这扇“心灵的窗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