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星期五
手术前为什么要禁食禁饮,你知道吗?

2025-08-08

期次:32期版号:39作者:陈浩深汕头市中心医院696次浏览[发表证书]

准备接受手术的患者,常会收到医生“术前禁食禁饮”的叮嘱——不能吃早餐,连一口水都不能喝,这让不少人疑惑:为什么不能吃饭呢,为什么连水都不能喝呢?其实,术前禁食禁饮不是“刻意折腾”,而是保障手术安全、减少术后风险的关键操作,背后藏着严谨的医学逻辑。

1.主要目的:预防反流误吸

手术中,患者需要接受麻醉,而麻醉药物会暂时抑制身体的重要反射——比如吞咽反射和呕吐反射。正常情况下,这些反射能防止胃里的食物、液体反流到口腔后进入气管;但麻醉后,反射变弱甚至消失,胃内如果有未消化的食物或液体,就可能顺着食道反流到咽喉部,进而吸入气管和肺部。

这种“反流误吸”的危害极大:少量液体进入肺部可能引发吸入性肺炎,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若反流的食物颗粒较大,可能直接堵塞气管,导致窒息,严重时会危及生命。术前禁食禁饮,就是为了让胃内尽可能排空,减少胃内容物,从根本上降低这种风险。

2.其他影响:关乎手术与恢复

除了预防反流误吸,术前禁食禁饮还关系着手术操作和术后恢复,这些细节同样重要:

1)保证手术视野清晰。对腹部、胃肠道等部位的手术来说,胃内若有食物或液体,会导致胃扩张,可能遮挡手术视野,增加医生的操作难度;严重时还可能干扰手术步骤,延长手术时间,间接增加手术风险。排空的胃肠道能让医生更精准地进行操作,保障手术效果。

2)减少术后不适。术前胃内有食物,术后患者容易出现恶心、呕吐——这不仅会让患者感到痛苦,还可能导致伤口牵拉疼痛,影响伤口愈合;频繁呕吐还可能造成脱水、电解质紊乱,延缓术后恢复。空腹手术能显著减少这类术后不适,让患者更快适应术后状态。

3.正确做法:严格遵医嘱

术前禁食禁饮的关键在于“严格按要 求执行”,患者和家属别因“怕饿”“怕渴”擅自调整,具体要注意三点:

1)不自行缩短禁食禁饮时间。有 些患者觉得“吃少量粥、喝几口牛奶没关系”,或术前偷偷喝口水润喉,这些行为都可能埋下风险——即使是少量食物,也可能在麻醉时反流。必须严格按照医生告知的时间开始禁食禁饮,不提前也不延后。

2)分清“禁食”和“禁饮”的范围。“禁食”通常指不能吃任何固体食物,包括米饭、面条、水果、零食等;“禁饮”则是不能喝任何液体,包括水、果汁、牛奶、茶、咖啡等,甚至含水分多的流质食物也属于禁食范畴。若对“能不能吃/喝”有疑问,一定要提前咨询医生或护士,别凭自己的判断决定。

3)特殊用药需提前沟通。如果患者有长期服药的习惯(如控制血压、血糖的药物),不能因为“禁食禁饮”就擅自停药——突然停药可能导致病情波动。正确的做法是提前告知医生自己的用药情况,医生会根据病情判断:哪些药需要暂停,哪些药可以在术前用少量水送服(通常是极少量水,以能咽下药片为宜),确保用药安全和手术安全兼顾。

4.特殊情况:医生会灵活应对

并非所有手术的禁食禁饮要求都完全 相同,遇到特殊情况,医生会根据患者的 身体状况灵活调整:

1)紧急手术。若遇到外伤、急腹 症等需要立刻手术的情况,患者可能刚吃 过东西或喝过水,无法严格遵守常规禁食 禁饮时间。此时医生会采取紧急措施,比 如用药物减少胃内液体分泌、加速胃排空, 或选择更安全的麻醉方式,尽可能降低反流 误吸风险,同时优先保障手术救人的需求。

2)特殊人群。婴幼儿、老年人或 有糖尿病、胃肠道疾病的患者,长时间禁 食禁饮可能引发其他问题(如婴幼儿低血 糖、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针对这类人群, 医生会调整禁食禁饮的时间,或在术前通 过静脉补液的方式补充能量和水分,既满 足手术要求,又避免身体出现额外不适。

总之,术前禁食禁饮看似“简单要求”, 实则是保障手术安全的重要防线。患者和 家属无需担心“饿着肚子”会影响手术,  只要严格遵医嘱,配合医生做好术前准备, 就能最大限度减少风险,让手术更顺利、  术后恢复更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