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星期五
全方位守护:脓毒血症患者的精细化护理实践解析

2025-08-08

期次:32期版号:37作者:赖凤琪内江市东兴区人民医院730次浏览[发表证书]

脓毒血症是由感染引发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是重症医学中常见且致死率极高的疾病,其病理机制主要包括感染源释放的毒素、炎症介质引起机体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导致微循环障碍、组织缺氧及多器官功能损伤,常见致病菌有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革兰阳性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早期识别是改善预后的关键,临床上需关注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及乳酸水平变化,并借助SOFA评分评估器官功能,护理方面应重点监测生命体征、维护循环稳定、精准输液管理、保持有效通气及防止继发感染,实现精细化、个体化护理,提高患者生存率。通过精确的护理干预,能够及时识别患者的病情变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细化护理措施包括监测生命体征、调整药物治疗等,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死亡率,提升护理质量,为临床护理提供科学依据。

1.早期识别与评估

脓毒血症往往起病急、进展快,若不能及时发现,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护理人员应警惕患者是否出现持续高热、心跳过快、呼吸急促、意识模糊、尿量减少等异常表现,一旦怀疑脓毒血症,应立即监测体温、血压、脉搏、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并尽快进行血液检查,了解感染指标、器官功能变化。在评估时,护理人员不仅要观察外在症状,还要关注患者的精神状态、皮肤颜色及循环情况,通过早期识别和科学评估,能够为医生提供准确的病情信息,帮助尽快确定感染源,制定有效治疗方案,从而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大大提高治愈率。

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脓毒血症患者病情变化快,任何细微的波动都可能预示病情加重,护理人员需要持续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例如体温骤升或骤降、脉搏过快、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皮肤湿冷,都是危险信号,需要立即引起重视,通过连续监测可及时判断循环是否稳定、呼吸是否正常、是否存在休克风险。护士还应根据监测数据记录趋势,动态分析病情变化,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对于家属而言,也要理解监测的重要性,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共同守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3.精准液体复苏管理

由于感染引起的血管扩张,患者常出现血压下降、循环不稳定,甚至休克;此时科学补液就像为身体“加油”,帮助血液流动顺畅,保障器官得到足够的氧气;但补液并不是越多越好,过量会导致心脏、肺部负担加重,引发水肿;因此,护理人员需根据医生指示,结合患者的血压、尿量、乳酸水平等数据,动态调整补液速度和种类,做到“按需而补”,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发现问题,精准的液体管理能有效改善循环功能,预防多器官损伤,为脓毒血症患者的康复奠定坚实基础。

4.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

脓毒血症的根源是感染,只有及时、正确地使用抗生素,才能有效控制病情,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症状、感染部位、实验室检查结果,尽快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在必要时根据培养结果进行调整,护理人员需严格执行用药医嘱,确保药物的剂量、时间和给药途径准确无误。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及时报告医生;对于家属而言,应避免擅自更改药物,因为随意停用导致感染复发,科学、合理地使用抗感染药物,不仅能快速控制感染源,还能减少药物副作用,为脓毒血症患者的恢复提供有力保障。

脓毒血症患者的精细化护理是保障生命安全、促进康复的关键环节,护理工作不仅要在早期识别、生命体征监测、液体管理、抗感染治疗等方面做到科学、及时精准,更要体现人文关怀与多学科协作,每一个细节的把控,都可能成为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一步。通过专业的护理评估、动态观察、个体化干预,医护团队能够抢占先机,提高治疗效果,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脓毒血症的护理将更加系统化、智能化和人性化,为患者带来更高质量的生命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