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11月02日 星期日
创伤骨科常见损伤类型及应急处理全知道

2025-08-08

期次:32期版号:15作者:陈明权资阳市中医医院 967次浏览[发表证书]

生活中,意外总是猝不及防。跌倒、车祸、运动碰撞……这些突发情况都可能给我们的骨骼肌肉系统带来创伤。创伤骨科,专门处理因外力导致的骨骼、关节及周围软组织损伤,了解其常见损伤类型及应急处理方法,不仅能在关键时刻自救,还能为他人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

1.骨折:骨骼的“断裂危机”

骨折是创伤骨科最常见的损伤类型之一,指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根据骨折处皮肤、黏膜的完整性,可分为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按照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又有裂缝骨折、青枝骨折、楔形骨折、粉碎性骨折等多种类型。

骨折时,伤者常出现疼痛、肿胀、畸形、异常活动等症状。像手腕骨折会快速肿胀、活动痛甚,小腿骨折可致腿部畸形、无法站立。怀疑骨折,应急处理要遵循“固定、制动、避免二次损伤”原则。先让伤者安静,避免随意搬动。接着用木板、树枝等做简易夹板固定骨折处,夹板与皮肤间垫毛巾等柔软物,防止皮肤破损。若是开放性骨折有出血,先用干净纱布或毛巾按压止血后再固定,切勿强行复位外露骨折端,以防感染。完成这些后,尽快拨打急救电话,等待专业救援。

2.关节脱位:“脱臼”后的紧急应对

关节脱位,俗称“脱臼”,是关节各骨的关节面脱离正常位置的损伤。日常生活中,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因活动频繁且结构相对脆弱,最易发生脱位。比如打篮球时激烈碰撞,或不慎摔倒用手撑地,都可能引发关节脱位。

关节脱位后,伤者会出现明显症状。

剧烈疼痛首先袭来,同时受伤关节迅速肿胀,这是关节囊撕裂、内部出血所致。畸形也是典型表现,像肩关节脱位会呈现“方肩”畸形,原本圆润的肩部轮廓消失,变成平坦的方形;肘关节脱位时,肘部会明显向后突出,前臂无法正常屈伸。此外,关节活动严重受限,伤者难以完成日常动作。

面对关节脱位,千万别自行复位。关节周围有重要神经和血管,错误复位易致神经损伤,引发肢体麻木,甚至影响血管供血致组织坏死。

正确做法是立即限制关节活动,用三角巾、绷带等固定。如肘关节脱位,可用三角巾悬吊前臂;肩关节脱位,用绷带固定手臂于躯干。固定要松紧适度,防止影响血液循环。完成固定后,尽快送医。专业医生会通过检查明确脱位类型,进行复位及后续治疗,助关节恢复正常功能。

3.软组织损伤:不可忽视的“皮肉之伤”

软组织损伤涵盖皮肤、肌肉、肌腱、带等组织的损伤,在生活中极为常见。无论是跑步时突然崴脚,还是搬运重物时用力过猛,都可能引发这类损伤。根据损伤原因和程度,主要分为挫伤、扭伤、拉伤三种类型。

挫伤多由钝性外力撞击导致,比如骑行摔倒时膝盖着地,撞击瞬间皮下血管破裂,血液渗出淤积,使得局部皮肤迅速出现青紫瘀斑、肿胀,触碰或活动时疼痛明显。扭伤常发生在关节部位,以踝关节为例,下楼梯踩空或运动急停转向时,关节突然过度扭转,关节周围的韧带被

过度拉伸甚至撕裂,受伤关节立即肿胀、疼痛,行走或活动关节时痛感加剧。拉伤则是肌肉或肌腱因过度收缩或拉伸受损,像健身时突然加大运动强度,大腿肌肉瞬间承受超出负荷的力量,导致局部出现刺痛、压痛,肌肉僵硬紧张,严重时还会形成明显硬结。

当软组织损伤发生后,科学的应急处理至关重要。在受伤后的24~48小时内,冷敷是关键措施。冷敷促使血管收缩,减少血液渗出,从而有效控制肿胀程度。每次冷敷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使用冰袋时需用毛巾包裹,防止冻伤皮肤。48小时后,损伤处出血基本停止,此时改为热敷,通过温热刺激扩张血管,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淤血吸收,缓解疼痛。此外,合理使用外用药物能辅助恢复,如红花油具有活血化瘀功效,云南白药气雾剂可消肿止痛,但皮肤破损时不宜使用。若损伤后出现剧烈疼痛难以缓解、肢体活动严重受限、受伤部位麻木等情况,意味着损伤可能较为严重,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造成慢性疼痛或功能障碍等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