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11月02日 星期日
让细菌无处藏匿:疾控中心如何通过微生物检验确保食品安全?

2025-08-08

期次:32期版号:14作者:欧阳慕烨成都市青白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95次浏览[发表证书]

随着全球化贸易和工业化生产的加速,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过程越来越复杂,食品安全问题也愈加突显。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是威胁食品安全的主要原因,能够引起从轻微的食物中毒到对群众生命健康的严重危害。疾控中心通过精确的微生物检验手段,及时发现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这项工作不仅依赖于科学的技术和设备,也需要一系列严格规范的程序和操作。通过疾控中心对食品的日常监测和应急检测,确保了我们日常食物的“无菌”安全,避免了潜在的健康风险。

1.微生物检验的基础与原理

1)微生物是什么?微生物是指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小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单细胞藻类等。它们普遍存在于空气、水、土壤以及动植物体内。对于食品而言,微生物可以是有益的(如发酵食品中的益生菌),也可以是有害的。病原性细菌、病毒和霉菌等能在食品中滋生,造成污染。微生物的种类繁多,在适宜的环境下许多微生物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

2)微生物在食品中的作用与危害。微生物在食品中的作用是双刃剑。部分微生物有益于食品的发酵过程,促进食物风味的生成,如酸奶、啤酒、酱油等。另一方面,一些致病微生物会在食品中繁殖,导致食源性疾病。常见的有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李斯特菌等,它们可以通过污染肉类、乳制品、果蔬等食品传播给人类。这些微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会释放毒素,导致食物变质、腐败,严重时可引发急性食物中毒,甚至死亡。因此,控制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至关重要。

3)微生物检验的基本原理。微生物检验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分析食品样本中的微生物种类、数量以及它们的活性,来评估食品的安全性。微生物检验通常包括常规培养法、分子生物学法(如PCR技术)、免疫学法等。培养法通过将食品样本放置于特定的培养基中,观察其中的微生物菌落生长情况;分子生物学法则通过分析微生物的遗传物质来进行快速检测;免疫学法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反应来检测微生物。这些方法能够帮助疾控中心有效识别和确认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

2.疾控中心如何执行微生物检验工作

1)检验的流程:从采样到报告。微生物检验流程的严格与规范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首先,疾控中心会根据食品类别、生产环境和历史数据等因素确定检验项目,并从相关食品生产链条中随机抽取样本。采样人员会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收集样本,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真实性。采集后的样本会被送往实验室进行处理和分析,检测人员们使用不同的检验方法对样本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最终,检验结果会形成详细的报告,并提交给相关部门,指导食品生产企业或监管机构采取相应的措施。

2)常见的微生物检验方法与技术。微生物检验有多种方法和技术,常见的包括传统的培养法和现代的分子生物学法。培养法是最基础也是最常见的方法,通过在适宜的培养基上让微生物生长,观察其形态、数量和特征,确定是否存在病原微生物。分子生物学法如PCR(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能够通过分析微生物的DNA来识别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免疫学法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检测微生物的存在和类型。

3)疾控中心如何利用检验数据预防食品安全风险。疾控中心不仅执行微生物检验,还积极利用检验数据进行食品安全监测和风险评估。通过对检验结果的长期数据积累,疾控中心可以识别出食品安全隐患的趋势,预测潜在的食品污染风险。根据这些信息,疾控中心能够及时向相关部门发出预警,采取食品召回、加强监管等措施,防止问题食品流入市场。与此同时,检验数据还可以指导食品生产企业改进生产过程,增强食品的卫生安全性,避免未来的微生物污染风险。

总之,疾控中心通过严格的微生物检验程序,有效确保了食品的安全性。通过采样、分析和技术手段,及时发现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避免对公众健康的危害。这一过程不仅帮助监管部门采取预防措施,还为食品生产企业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推动了食品安全标准的提升,从而保障了人们的日常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