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是让家长们十分揪心的事情。发烧是宝宝身体对抗疾病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大多数情况下是身体在自我保护。只要家长们了解正确的应对方法,就能更好地照顾宝宝,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发烧期。下面就由儿科医生来为大家详细讲解宝宝发烧的相关知识和应对策略。
1.认识宝宝发烧
(1)正常体温范围。宝宝的正常体温会因测量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口腔体温的正常范围是36.2℃~37.3℃,腋窝体温的正常范围是36℃~37℃,肛门体温的正常范围是36.5℃~37.5℃。由于腋窝测量方便且安全,所以是最常用的测量部位。(2)发烧的分级。根据体温的高低,发烧可以分为低热(37.5℃~38℃)、中度发热(38.1℃~39℃)、高热(39.1℃~40℃)和超高热(40℃以上)。不同程度的发烧,处理方法也有所不同。(3)发烧的原因。宝宝发烧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感染,如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此外,接种疫苗、环境温度过高、穿得过多、剧烈运动等也可能导致宝宝体温暂时升高。
2.宝宝发烧时的症状观察
(1)精神状态。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是判断病情轻重的重要指标。如果宝宝虽然发烧,但精神状态良好,能正常玩耍、进食、睡眠,一般说明病情不太严重。但如果宝宝精神萎靡、嗜睡、烦躁不安、哭闹不止,可能提示病情较重,需要及时就医。(2)伴随症状。除了发烧,还要注意观察宝宝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例如,伴有咳嗽、流涕、打喷嚏等症状,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伴有呕吐、腹泻,可能是胃肠道感染;伴有皮疹,可能是某些出疹性疾病。这些伴随症状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病情。
3.宝宝发烧的正确应对方法
(1)低热时的处理。当宝宝体温在37.5℃~38℃之间时,一般不需要使用退烧药。可以采取以下物理降温方法:①多喝水:让宝宝多喝温开水,补充身体因发热而丢失的水分,同时也有助于散热。②减少衣物:适当减少宝宝的衣物和被子,帮助散热。但要注意避免着凉。③温水擦浴:用32℃~34℃的温水浸湿毛巾,擦拭宝宝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每次擦拭时间约10~15分钟。④使用退热贴:将退热贴贴在宝宝的额头,通过凝胶中水分的蒸发带走热量,起到降温作用。(2)中度发热和高热时的处理。当宝宝体温超过38.5℃,或者虽然体温未达到38.5℃,但宝宝精神状态不佳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退烧药。常用的退烧药有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使用退烧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按照说明书正确用药:根据宝宝的年龄和体重,准确计算用药剂量,不要超量使用。②注意用药间隔:对乙酰氨基酚两次用药间隔时间至少4~6小时,布洛芬两次用药间隔时间至少6~8小时。③不要同时使用多种退烧药:同时使用多种退烧药可能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3)及时就医的情况。如果宝宝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①持续高热不退:体温超过39℃,经过物理降温和使用退烧药后,体温仍持续不降。②精神状态极差:宝宝精神萎靡、嗜睡、昏迷、抽搐等。③伴有严重的伴随症状:如呼吸困难、剧烈呕吐、腹泻、皮疹等。④年龄较小:3个月以内的宝宝发烧,由于其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病情变化较快,建议及时就医。
4.宝宝发烧期间的护理要点
(1)饮食护理。宝宝发烧期间,食欲可能会受到影响。可以给宝宝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蔬菜汤等。避免给宝宝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要保证宝宝摄入足够的水分。(2)睡眠护理。保证宝宝有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体恢复。为宝宝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调整好室内的温度和湿度。(3)日常观察。密切观察宝宝的体温变化、精神状态、饮食情况等,并做好记录。如果发现宝宝的病情有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
宝宝发烧是常见的现象,家长们不必过于惊慌。只要了解正确的应对方法,细心观察宝宝的症状,给予适当的护理,大多数宝宝都能顺利康复。如果对宝宝的病情有任何疑问,一定要及时咨询医生。希望每一位宝宝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