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7月25日 星期五
小东西、大麻烦,警惕儿童消化道异物

作者:张评萍

防城港市中医医院发布时间:2024-02-23 11:07:012559次浏览[发表证书]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小东西随处可见,然而,这些看似无害的小物件,却可能会带来大麻烦。特别是在儿童中,由于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以及对危险物品的认知不足。本文将详细介绍儿童消化道异物相关的知识,希望能引起广大家长的关注和重视。

什么是消化道异物?

消化道异物是指误食或意外吞入各种物品,如玩具零件、金属、塑料等,这些物品在消化道内无法正常排出,从而引发一系列消化道症状和并发症。这种现象在儿童中尤为常见,因为儿童往往对危险物品缺乏足够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消化道异物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物品性质和停留部位,消化道异物可以分为上消化道异物和下消化道异物。上消化道异物主要是指吞入的食物或玩具零件等,这些物品通常会停留在食道、胃、十二指肠等上部消化道部位。常见的上消化道异物包括玩具零件、纽扣、硬币、橡皮筋等,这些物品可能会引起吞咽困难、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下消化道异物则是指停留在小肠、大肠等下消化道部位的异物。这些异物通常是无意间吞入的,如小玩具零件、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等。下消化道异物可能会导致肠梗阻、肠穿孔、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消化道异物的影响

1.局部压迫:异物在消化道内会对周围组织产生压迫,影响消化道的正常功能,导致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

2.损伤:某些尖锐或锋利的异物,如金属钉、鱼刺等,可能会划伤消化道壁,引发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3.梗阻:较大的异物可能阻塞消化道的某个部位,导致肠梗阻、幽门梗阻等,严重时可能引发肠穿孔、腹膜炎等严重后果。

4.吸收中毒:某些金属或化学物品,如纽扣电池、碱性电池等,在体内溶解吸收后可能产生毒性反应,对全身各脏器造成损害。

如何预防消化道异物?

1.加强儿童监护:家长应加强对儿童的监护和管理,避免儿童随意接触危险物品。

2.培养良好生活习惯:教育儿童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避免口含食物玩耍,尤其是豆类、玩具零件、玻珠等易误食的物品。

3.做好家庭管理:家长应加强对家庭中的危险物品的管理,如将小物件、纽扣电池等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

4.学校教育:学校应加强安全教育,让儿童了解消化道异物的危险性,增强防范意识。

消化道异物如何治疗?

根据异物的性质、大小、停留部位以及患者的症状表现,治疗方式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自然排出:对于较小的、无毒的异物,如小弹珠、小塑料片等,多数可以通过自然排出的方式排出体外。在此期间,可以给予适当的纤维素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异物排出。

2.内镜取出:对于较大或尖锐的异物,如鱼刺、钉子等,可以通过内镜的方式取出。在内镜下,医生可以明确异物的位置和形状,并使用专门的器械将异物夹取出来。

3.手术治疗:对于某些无法通过内镜取出的异物,如卡在幽门或肠梗阻处的较大异物,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4.药物治疗:对于某些化学物品或具有腐蚀性的异物,如碱性电池、酸性腐蚀剂等,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的方式帮助消除化学反应和腐蚀作用。

如何护理消化道异物患儿?

在患儿治疗期间,良好的护理对促进患儿康复具有重要作用。以下是一些护理建议:

1.饮食调整: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患儿的饮食结构,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2.关注症状:密切关注患儿的症状表现,如腹痛、恶心、呕吐等是否得到改善,以及是否有其他异常症状出现。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汇报。

3.注意休息:保证患儿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活动和剧烈运动。

4.定期随访:根据医生建议定期进行随访检查,了解患儿的治疗效果和恢复情况。如有需要可调整治疗方案。

5.心理支持:给予患儿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焦虑和恐惧情绪,增强治疗信心。

结语

消化道异物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对其预防和治疗需要家长、学校和医生共同努力。加强儿童安全教育和管理是预防消化道异物发生的关键措施。在治疗方面,应根据异物的性质、大小和症状表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良好的护理对促进患儿康复具有重要作用。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相信对于消化道异物的诊断和治疗将会有更加完善和有效的手段。